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

ID:62620579

大小:2.8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5-14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_第1页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_第2页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_第3页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_第4页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分子病毒学 3病毒受体doc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的进化病毒的进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难以研究的问题病毒特别小,用常规的进化生物学研究方法不能来研究病毒的进化。病毒在演化史中没有“化石”或“遗体”,难以获得系列的病毒材料供进化研究。病毒进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每种病毒的每一步演变都不是唯一的可能事件,而是在一定概率下发生的结果,使我们很难从病毒的现状,或短暂时间内病毒演变情况来推论出病毒演变的过去和未来。正是病毒进化的复杂性,才给研究带来了广阔的空间。Pasteur在19世纪80年代利用狂犬病毒在兔子上反复传代,最终研制成有效的狂犬减毒疫苗,说明病毒不仅可以变异,而且变异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病毒的存在基本形式病毒以quasispecies(准种)形式存在于宿主体内。现代群体遗传学上突出“居群”(population)的概念。“居群”指在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存在的,属于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组合。居群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geneflow),因为病毒以居群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均一形式存在。机体内某一脏器中属于同一个种的病毒,也可以看作病毒的一个居群。在局部地区流行的,属于同一个种的病毒也可以看作病毒的一个居群。病毒的居群内部,也就是各个毒粒之间,核酸序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相互间略有不同,即存在一个“差异谱”。虽然存在一个“差异谱”,

3、但是一般还是以某一种序列为主,这个序列一般叫做主序列(consensussequence)。一般测定的病毒核酸序列可以认为是主序列,因为主序列被测定的概率最大。病毒进化的基本特征1、新病毒不断产生,而且基本上是从另一种宿主的病毒演化而来。2、新病毒产生后,在新的宿主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变异分化。例如:犬细小病毒是新病毒,猫的细小病毒是老病毒,两者差异不大,但是犬细小病毒进化速度较快。对流感病毒而言,人的流感病毒是新病毒,禽流感病毒是老病毒;人流感病毒进化较快。对慢病毒而言,人免疫缺陷病毒是新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是老病毒,人的免疫缺陷病毒进化比猴的免

4、疫缺陷病毒快。3、新病毒稳定后,病毒的毒力大多处在中等水平。如:兔黏液病病毒在澳大利亚释放之后的10几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强毒株逐步演变为以中等毒力为主的病毒。副粘病毒引起的禽NDV在我国开始流行时,毒力很强,这些年来逐渐产生了一些弱毒株,但整体上既不是以强毒为主,也不是以弱毒为主,而是以中等毒力为主。4、病毒的进化既有一定的随机性,又受到一定的选择压力而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病毒在现代进化生物学中的地位病毒是沟通分子进化理论和传统进化理论的桥梁;病毒基因组特别小,进化特别快,受干扰的因素特别少,因而在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它是进化研究的

5、很好材料,从中能得出一些较为肯定的结论。病毒受体的基本概念1受体(receptor)是指分子水平上的靶部位,通过与配体的相互作用能在这个部位结合上的某种物质,这个部位可能在细胞膜上,也可能在细胞壁上或者在细胞里面的酶上。被连上去的配体,可能是病毒,抗原成分,激素或药物。病毒受体具有受体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病毒受体较准确的理解是由宿主基因组所编码,控制和表达的一组参与病毒结合,相互作用,便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组分。病毒受体的分布与病毒对宿主动物的感染范围有关,有的受体可在多种不同种属的动物细胞上存在,而与此相适应的病

6、毒就表现出较广的宿主范围。在同一种易感的动物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受体,其形成却不相同,这不仅与病毒间存在的差异有关,也与病毒受体的演变进化过程有关.在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病毒受体的表达也会有差异。流感病毒A与B和副流感病毒均有细胞受体破坏酶,即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它能破坏N-乙酰神经氨酸酶(Neu5Ac)的糖苷键,提示Neu5Ac就是这些病毒的受体。逆转录病毒也是利用特异性的细胞受体产生感染的。HIV与其细胞受体CD4吸附,随后进入细胞完成复制。CD4分子主要存在于TH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在试管内HIV-1的感

7、染仅限于带有分化抗原的细胞,T4就是受体的主要成分。而且用T4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HIV-1的感染和诱导的细胞融合。近来研究表明,感染了不同毒株的逆转录病毒至少表达8个不同类型的受体分子。病毒受体的发生和进化(一)受体功能的进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大量的具有各种各样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结构上都是以双分子层为支架,两端分别游离于细胞质内和细胞表面的空间中。它们的形状不同,是基于其所执行的各种各样功能而形成的。在最早的单细胞生物中,细胞膜上几乎没有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随着生物的进化,细胞膜蛋白才随着细胞进化而成为不同类

8、型细胞特征之一。细胞膜蛋白成分的形成,正是为实现细胞的各种功能而具备的进化产物。1、细胞为有效的摄取外环境中的营养成分,从简单的吞噬形式发展到了多种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