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ID:6265943

大小:14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8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省深圳市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4.412.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3.“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其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方略思路已臻完善,而其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更达到了颇为圆融的境界。”该段描述可能是在评述A.翻车在江南开发中的作用B.唐代筒车的自然原理与作用C.因地制宜的西域坎儿

2、井D.都江堰的巨大功效14.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15.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

3、.《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16.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攻治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A.“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D.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17.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此举引起美国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下列场景在出访期间可能出现的有①美国民众在机场迎接李鸿章②美国官员陪李鸿章坐汽车游览美国城市③

4、美国媒体拍摄访问的影像④电视台记者跟踪报道出访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方法。”这里所描述的是A.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程朱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C.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育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19.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

5、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B.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C.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D.地理大发理开拓了人们的眼界20.“国家濒临经济浩劫和解体,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工人和士兵断然地拒绝支持科尔尼洛夫的军事专政,因为他除了强权、镇压的方针,已经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段描述应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A.俄国奴制改革B.俄国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运动D.法国大革命21.“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

6、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22.《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其意在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3.1

7、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

8、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