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

ID:62672477

大小:9.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16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_第1页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_第2页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_第3页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守“拙”求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80115095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守“拙”求进①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的确,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读书求学之拙。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在事业上采撷到成功的果实。“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官从政之拙,惟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获得人们心灵深处的掌声。③“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

2、。”被誉为“组工干部榜样”的王彦生是一个坚持原则、淡泊名利、拙于交际的老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凡勤于正事者大都会“拙于人事”,他们—交际能力差,—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这样的拙使他们远离世俗的诱感,名利的困扰,专心致志做事。可以说,守拙体现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④守拙还体现为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追求。袁隆平放弃城市的生活,选择艰苦的农学,扎根稻田数十年,心无旁骛进行水稻杂交研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迹。34年前,年逾六旬的山西农民石双砚立志要开

3、荒种绿,他每天起早摸黑,刨石板、种树苗,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带领村民把遍地荆棘、一片荒凉的苍龙岭改造成了绿意葱笼的“常青林”。当初,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选择并不明智,但他们最终凭借“绳锯木断,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实现了梦想。①把守拙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步。可见,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②与拙相对应的是巧。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排斥巧,但巧应该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无数质拙的积累。一些人梦想成功,却不愿与拙为伍

4、,而偏爱与巧同行。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寻求“责人”提携相助,甚至干出种种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勾当。“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走捷径,耍滑头,不仅于事业无补、与成功无缘,最后还把做人的原则和本分也丢了,弄得个被人不齿的结果。③有人说,若要行远,必先修其近:若要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则无以行远路;—,—。显然,其修主要还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心力上的。有志者区别于投机者的就在于有志者总是凭着自己的心力去做事,不浮不躁,不骄不馁,最终赢得胜

5、利。④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如是,我们不仅会获得内心的宁静,抵达心中的梦想,不经意间自己也会成为一道风景。99.结合文章内容,下列与第②段画线句意思最相近的项是—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B.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9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01.阅读第③④段,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③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凡勤于正事者大都会“拙于人事”,他们___交际能力差,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2)下面的事例

6、应该放在③④两段中的第__段,理由是:___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拒绝了权威人士的拜年,拒绝参加国宴,不想让杂事影响自己的工作。102.结合文意,在第⑦段模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近不修,则无以行远路;,。103.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具体阐述。【答案】99.D100.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101.不是(并非)而是(只是)③这个事例写的是钱钟书为了工作淡泊名利,拙于人事交往,第③段的观点是守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事例和第③段的观点一致,而第4段的观点是守拙是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追求,事例于观点

7、不一致,102.低不修则无以登高山103.选文主要论述了不愿与拙为伍,投机取巧的人与成功无缘,与前文的论述形成对比,与第⑦段中关于有志者和投机者的论述形成照应,更全面更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观点: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