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ID:62758565

大小:8.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23

《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就等拆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就等拆迁伍中正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那年,宋玉生30岁。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在离宋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十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十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就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除了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然后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

2、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好不容易到来一次的拆迁机会白白地错失了。宋玉生那年40岁。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那

3、一年,县里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没有一点儿动静。后来他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想法,没经过科学论证。有专家提出,在宋村坚决不能修建农药厂,专家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他的房子越来越破败。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房子拆迁,说不定等

4、上好多年呢。宋玉生说,不翻修,我就等拆迁,愿意等。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了一场。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胸口,还摸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他的脉象。听完看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叮嘱他怎么吃。临走,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来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真的!宋家宝肯定。不久,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咳,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说。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

5、。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宋家宝的建议很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2011年春,宋家宝讲了同族人宋玉生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按辈分,宋玉生,我应该叫他叔。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我就是拿着宋村,也就是宋玉生的钱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有享用的房屋拆迁费用。大学毕业,我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

6、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空旷的天空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2期,有删改)2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关注社会现实,“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是小说主人公“就等拆迁”的心理支撑。B.房屋拆迁后农民变市民,村委会变居委会,宋玉生代表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C.小说运用语言、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形象地刻画了“拆迁

7、”给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刺激。D.宋玉生“等拆迁”等了大半辈子,小说以其为视点,暴露了浓缩的众生相。29.小说的叙事角度新颖,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说这样叙事的好处。30.小说中说,“宋家宝的提议好”好在哪里?谈谈你的认识。【答案】28.B29.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结合的叙事方式,用第三人称叙述宋玉生的故事,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希图一夜暴富,渴望不劳而获的思想,这种现状令人深思。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我的成长经历及我对孩子们的教育,真实地表现了我及后代人思想的改变。30.符合农民子女上大学急需学费的实际情况;下一代人的文化素养亟待提

8、高,需要摆脱上一代人不思进取变革一味等靠、依赖的懒惰思想;宋玉生坟头的鞭炮声,反应了后代人的思想醒悟,是“宋家宝的提议好”的事实印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