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ID:6278815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8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_第1页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_第2页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将问题转化为课题金华市第十五中学杨慧娜一、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往往是某个课题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因此也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沿着“抓住问题的三衡量原则------问题转化------初立课题(虚)----研究条件----确立课题(实)”这一线索展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从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三个方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辨别;学会经过调整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述课题名称;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科学分析问题,思辨真伪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团队合作等进行学习和活动的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问题质疑的态度,去伪存真、弃虚求实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价值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判别教学难点:将筛选过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四)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2.制作辅助教学工具(五)教学过程1.暖身活动设计内容:教师与学生分别进行动漫形象角色扮演,进入实际模拟学习课堂。设计意图:学生扮演喜闻乐见的动漫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

3、学生的积极性,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2.组织教学3(1)明确任务:教师出示若干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与课题的区别。开门见山指明这节课的任务:从学生的若干问题中选择一个可研究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2)初立课题:设计内容:①对教师出示的问题进行科学性和实用性分析,放弃若干不符合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问题。②各小组交流讨论上节课本组提出的若干问题,从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教学方法,明确作为可以研究的问题首先必须具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使学生能围绕这两个原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别。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学生

4、在交流和讨论中,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团队精神。(3)确立课题设计内容:①问题具备了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衡量课题研究的条件是否充分。②各小组继续交流,对剩下的问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在全班进行交流。③教师示范如何将可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的几种常用方法,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将本小组准备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设计意图: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四个维度来衡量课题研究的条件是否充分,让学生逐个估量、配置和安排,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正

5、是对学生考虑问题周密性的有效训练。(4)完善课题陈述设计内容:指导学生完善课题名称的陈述,使一般的问题陈述转为成课题的陈述方式,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设计意图:对于初次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其提出的问题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往往会模糊不清,使课题的开展就显得较为困难。因此,完善课题陈述这个环节,使得“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也就渐渐显露出来了。水到渠成,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3、课后拓展设计内容:各小组继续明确研究重点,完善课题名称,最终确定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设计意图: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小组合作

6、研究,从而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3(六)板书设计:符合科学性转化问题——实用性课题可行性二、试教体会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理念,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研究性学习注重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2.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复合型教师的指导,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好课内教学和课外延伸的有机统一。三、个人简介本人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政教专业,2

7、001年毕业后一直任教于金华市第十五中学,任教学科为初中社会。之前,兼职学校团委工作时,也曾接触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那都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任务,而且很多是语文教师指导的。从去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到今年参加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比,短短的几个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了这门课程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认识到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正好借省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这次机会多学习。从学校课程表上的面子工程到真正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恐怕还将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但我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

8、吾将上下而求索!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