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

ID:6282439

大小:14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08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_第1页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_第2页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_第3页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_第4页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8-317:13:46 点击数:40【字体:】15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功率放大器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8-317:13:46 点击数:40【字体:】15在调整BG1的静态电流时,同样先要将R5调节成短路0电阻状况使BG2~BG5处于截止状态,暂不接入负反馈电阻R10,用导线将BG6、BG0的基极短路。接通电源,先调节R12使BG1集电极到地端的电压降为15.4V±0.2V,再调节R5使BG2~BG5的

2、静态工作电流为15mA。为保险起见,先将R8与R9换接成100Ω/2W电阻,测量R8与R9上的静态电压降应为1.5V。断开电源,测量R5与R12可调电阻实际所处的电阻值,将它们换成相同阻值的固定电阻。接通电源,测量R8与R9上的静态电压降应保持在1.2V~1.8V之间。测量输出中点电平应在16V±0.3V之间。断开电源,将BG6、BG0的基极间连接导线取掉,把负反馈电阻R10接入电路。再接通电源,测量R8与R9上的静态电压降应保持在1.2V~1.8V之间。测量输出中点电平应在16V±0.2V之间,差分管电流放大倍率越大,输出端

3、直流电平与信号输入端直流电平相差越小。用起子碰C1输入端时R8与R9上的电压降明显变大。然后把R8与R9换成0.3Ω电阻,接上喇叭试听。接通电源时输出端中点电压需要从零缓慢上升,因而只产生轻微冲击声。2秒钟后,用手碰C1输入端喇叭将发出“呜”的交流声。将C1输入端与地(电源负端)短路,喇叭应不发出声音,实际会发出轻微背景白噪声或很小声的交流哼声。三、对功率放大器实用电路的完善采用自举电路设计的功率放大器虽然电路相对较为简单,但却存在下限工作频率截止点。而引入自举电路是为了避免对上半波进行放大时没有足够电流提供给互补管使用,在不

4、缺三极管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恒流源来保证对上半波进行放大时也有足够的电流提供给互补管使用。与此同时,将差动放大器也设计成由恒流源提供工作电流,可以大大提高对共态噪声的抑制比和放宽对电源电压的准确要求。图⑥15是使用恒流源的功率放大器典型电路,其中:BG3与BG4构成标准恒流源,前者给前置差动放大极提供1mA恒定总电流,2只差分管BG1、BG2各得到0.5mA的静态工作电流;后者提供2mA恒定电流,与激励极BG5的静态工作电流2mA相等,从而使放大器输出端Q的静态中点电压完全由阻值相同的R13与R14分压确定出来,不会过大偏离

5、E/2。串联在下方R14上的D1是为了补偿上方复合管的门坎压降比下方单一的互补管门坎压降多一个PN结压降,确保由阻值相同的R13与R14分压确定出来的中点电压更准确。激励极BG5的静态工作电流已经由R4上的1V压降和R12阻值200Ω确定为2mA,也不用调节。所以,在调节BG7~BG10的静态工作电流时先不接入BG4和BG5,直接在R13与R14分压出中点参考电压并提供有0.4mA~1.1mA的偏置电流给BG6工作状况下,由最小零电阻起始调节R10使BG7~BG10的静态工作电流为15mA即可。然后把R10换成固定电阻,将BG

6、4和BG5接入电路板,放大器即刻正常工作。虽然元件参数存在离散性,可能使BG5激励极的实际静态工作电流与BG4恒流源电流有少量相差,差动放大极也会根据输出端Q的静态电压偏离中点状况自动改变BG1的实际静态工作电流,使BG5的实际静态工作电流与BG4恒流源电流完全相等。当然,对BG5实际静态工作电流进行自动调节后,差动放大极的静态工作电流不允许其中任何一个明显减少太多。按照图⑥中的元件参数,只要变化0.1mA就可以让BG5的静态工作电流变化1mA,足以实现对BG5的静态工作电流调整。15然而,由于恒流源限制了激励极处于截止状态时

7、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提高电源电压后并不能相应的提高输出幅值。虽然相应增加恒流源电流可以提高输出幅值,但却使激励极静态工作电流也相应增大,稳定性变差。较好的办法是引入镜像电路,采用上下对称的差动电流放大方式驱动后面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管工作。图⑦即是采用上下对称差动电流放大方式作激励极的功率放大器实用电路,因输出功率较大,为避免过载损坏器件,电路中加进了限制最大输出电流的保护功能。其中,BG4和BG5构成的镜像电路,可使BG5的工作电流Ic5与BG4的工作电流Ic4保持完全相等,进而对驱动BG6。实现由BG6、BG7构成上下对称的

8、差动电流放大方式。这样,即可保证在上半波信号需要激励极提供更大驱动电流时,BG6也同步能输出更大的驱动电流给后极功率放大管。要达到同样目的,人们也可以采取再并联一对互补对称的前置差动放大器,由它实现对BG6的驱动。但由于镜像电路对元件的要求没有前置差动放大器高,采用两对前置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