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

ID:6284948

大小:28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9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_第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_第2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_第3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_第4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鸦片战争前后:材料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六条国际贸易航线航线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广州一澳门一(印度)果阿一(葡萄牙)里斯本航线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广州一澳门一(日本)长崎航线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主要是银子。自1585一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

2、万两广州一澳门一(菲律宾)马尼拉一拉丁美洲航线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广州一澳门一(美国)纽约航线丝绸、茶叶和瓷器等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广州一澳门—俄罗斯航线茶叶、生丝等毛皮货广州一澳门一大洋洲航线生丝和茶叶——(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形成的原因(6分)()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扩展到美洲);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成为(中国广州)对外贸易的中转港;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白银和当地土特产为主(或:白银大量输入)。(8分,任答四点即可)原因:15-16世纪的航海活动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联系为一体;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政府在实行“海禁”的同时,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6分)材料1839年9月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得出结论:“知彼万

4、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私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尽管林则徐在奏折中对英国使用了极其贬低的言词,但在内心中,似乎并没有把英国当作完全没有“王法”的“蛮荒”之地来对待。1842年林则徐在被贬往新疆的途中致信魏源,对比了中西方技术的差距,并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但请魏源不要把信给别人看。他后来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也不肯公开提倡改革。林则徐不愿牺牲自己的名誉,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等) ()依据材料分析林则徐的心态特点,(4分)

5、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 ()特点:先进性与保守性并存;注重名誉胜过注重国事。认识:林则徐已经认识到西方技术、制度的先进,说明他已具有世界视野和注重经世致用;但在“天朝上国”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不愿意、不敢向皇帝及世人说出中西方的真实情况,与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追求不符。(4分) 材料三魏源的《海国图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史地巨著。与魏源同时代的徐继畲所著的《瀛寰志略》,对各国的史地沿革、社会

6、演变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不过,两书的作者都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魏源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徐继畲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14这一传统史观到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历史学家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他们已开始对中国中心论的传统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之谬论。(吴于廑《世界历史》)(2)根据材料三回答,魏源、徐继畲在世界认知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是什么?(4分)19世纪后期中国“传统史观”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

7、的原因。(6分)(2)进步: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到整体世界。(2分)不足: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中心。(2分)变化:不再以中国为中心,对中国中心论产生“异议”。(2分)原因: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学东渐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洋务运动期间:材料张之洞被誉为“旧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下表为他创办的部分民用企业简表: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概况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致电驻英公帮忙购买炼铁设备,对方提出应先化验铁矿石时,张之洞“以中国之大,何所不

8、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湖北织布局1890年3万枚纱锭,1000布机张,2000多工人。张之洞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铁厂、枪炮厂的亏损,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难以发展。湖北纺纱局1894年1894年向英国订购纱锭9.7万余枚,以及各项机器全套。次年4、5月间,所订机器陆续运到,于1897年正式投产,拥有纱锭60656枚,工人1600名。说明张之洞办企业,源于他在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感到中枪支弹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