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

ID:6285072

大小:27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9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_第1页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_第2页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_第3页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_第4页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概况   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说明工作区(矿区、井田、矿段或××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许可证起止边界拐点号、地理坐标、面积及有效期。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

2、、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列出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1.5特别情况说

3、明 2.工作区地质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矿床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   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

4、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 2.3矿石质量 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 2.3.

5、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11— 2.6矿床共(伴)生矿产   简叙共(伴)生矿产种类,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评价综

6、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 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简要叙述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详细叙述新成果。   已开采矿区应详细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水文地质 4.1.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叙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现状:阐明未采矿体主要分布标高,矿体最低标高,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及矿

7、井最低排泄面标高。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山疏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水层、断裂破碎带以及与地表水体水力联系的变化情况,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阐明矿井的直接与间接充水因素以及上部采空区对深部充水的影响;分析勘查报告估算的涌水量和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的差异,利用矿井实际涌水量资料估算下一水平的涌水量;指出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产生原因,矿山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述对矿山开采的影响;预测分析矿山深部开采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水文地质问题及变化趋势,提出防、冶措施的建议。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对矿区水文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