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

ID:6292913

大小:154.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1-09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_第1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_第2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_第3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_第4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管理学原理课程第三阶段学习笔记网院学号:11011110066批次_201110_辅修专业:___会计__姓名:__何兴__一、学习内容1.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第十四章控制概述第十五章控制方法第十六章管理前沿第十七章企业管理实践的国际比较2.学习目标第十四章控制概述:掌握控制的概念、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关系、控制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控制的分类、控制的原则、控制过程、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第十五章控制方法:掌握预算控制的概念、预算的种类、预算的作用及特点、生产控制、其他控制方法第十六章管理前沿:掌握知识经济的内涵、知识经济对传统管理的挑战、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

2、与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流程再造、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21世纪管理发展大趋势第十七章企业管理实践的国际比较:掌握美国企业管理、日本企业管理、管理与文化、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特征(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企业管理现状(20世纪70年代至今)、加入WTO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与对策3.各章节学习重点第十四章控制概述在管理工作中,控制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必须执行的一项职能。管理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行动整合统一起来,完成组织的整体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控制的基本特征及实施有效控制

3、的基本前提。一、控制的概念所谓管理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管理控制作为一种职能,自从有了管理活动,就客观地存在着。不过,在管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控制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例如,在古典管理阶段,控制开始注重标准化、科学化,产生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包括泰勒提出了管理控制原理,强调高层管理人员应把例常事务授权给基层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甘特提出和发展了控制技术,

4、创造出有名的甘特图表,即生产计划进度表,通过对每一个工人或一个单位的生产时间和产量的表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的进度。法约尔则明确阐述了控制作为管理要素的重要性,提出“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确定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防止重犯。控制在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行动上都起作用”。二、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关系(一)共同点:1、两者都有一个信息反馈过程;2、实施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即控制标准和相应的监督控制机构和人;3、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环节的过程,即确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4、

5、都是一个组织的系统,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其稳定状态。(二)区别:1、一般控制的实质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在发现偏差时即刻就会付诸实施。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要计量实际成效,并把它与标准相比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随之做出必要的纠正;2、一般控制的目的是高潮使系统运行产生的偏差不超出允许的范围,从而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个平衡点上。管理中的控制活动无始无终。一方面要把系统的各项活动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另一方面还要使系统的活动在原来的平衡点的基础上求得螺旋上升,即“管理突破”。三、控制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

6、系(一)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的关系1.计划起着指导性作用,控制则是为了保证组织活动的结果与计划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管理职能。2.计划预先指出了所期望的行为和结果,而控制则是把握按计划指导实施的行为和结果。3.根据控制过程得到的信息而制定计划。4.计划和控制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两者是互相依存的。(二)控制职能与组织职能的关系1.组织环境的多变性,需要控制调整、修正。2.组织活动的复杂性,需要控制调整、修正。3.组织管理的失误,需要控制调整、修正。(三)控制职能与领导职能的关系控制是在领导基础上对具体组织活动实施一定的检查和调整。通过控制,管理者可以掌握他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进度,了

7、解实际工作的进展是否符合原点目标,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四、控制的分类(一)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使用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避免产生错误,尽量减少今后的更正活动。一般来说,像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培训和培养计划都起到了预防性控制的作用。更正性控制目的是当出现偏差时,使行为或实施进度返回到预先确立或所希望的水平。在组织的管理实践中,更正性控制使用得更为普遍一些。(二)按控制点的位置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预先控制也称前馈控制、事前控制,它是指通过情况的观察,规律的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