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

ID:6298943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9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_第1页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_第2页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_第3页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_第4页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厂热能经济》成人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热量—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蒸发强度—蒸发罐在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加热面积上的蒸发水量。传热系数K—指在单位时间内当温度差为1℃时,每平方米加热面积所通过的热量。蒸发工效—蒸发站的总蒸发水量与第一效加热蒸汽消耗量之比。二、计算题1、解:总蒸发水量第五效蒸发水量W5=1/5(W-1E1-2E2-3E3-4E4)=1/5(471.43-71.50-2×73.00-3×30.50-4×18.00)=18.09(吨/小时)则W4=W5+E4=18.09+18.00=36.09(吨/小时)D1=E1+E2+E3+E4+

2、W5=71.50+73.00+30.50+18.00+18.09=211.09(吨/小时)蒸发工效=W/D1=471.43/211.09=2.23答:第四效的蒸发水量为36.09吨/小时,蒸发工效为2.23。52、解:⑴第一效蒸发水量:第二效蒸发水量:==146.73(吨/小时)⑵总蒸发水量为设蒸发过程中W不变,则清汁量变动后,糖浆浓度BN变为:答:(1)第一、二效蒸发水量分别为137.50吨/时、146.73吨/时。(2)清汁量增加3.00%后,糖浆浓度降低为57.81°Bx。3、解:⑴总蒸发水量W=E1+2E2+3E3

3、+4E4+5W5=(15.20+2×12.10+3×4.30+4×3.50+5×2.00)%C=76.30%C⑵D节=1/5(E1+2E2+3E3+4E4)=1/5(15.20+2×12.10+3×4.30+4×3.50)%C=13.26%C⑶总蒸发水量增加,W’=W+2.50%C=76.30%C+2.50%C=78.80%C答:⑴总蒸发水量为76.30%C;⑵抽汁汽后,全厂节省加热蒸汽量是13.26%C;⑶抽汁汽量按题意变化后,总蒸发水量增加为78.80%C。5三、问答题1、答:糖厂生产中,蒸发罐传热系数K有四大影响因素

4、:⑴蒸汽冷凝给热系数。⑵管子厚度。⑶加热面的积垢热阻。⑷糖汁沸腾给热系数。要提高K值,应将重点放在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上:糖汁沸腾给热系数、加热面的积垢热阻。2、答:以五效蒸发系统分析,设该蒸发系统一至四效各效抽汁汽量为E1、E2、E3、E4、末效蒸发水量为W5(设总蒸发水量W不变)(1)蒸发站抽汁汽量时,蒸发站加热量D1为D1=W1=1/5W+4/5E1+3/5E2+2/5E3+1/5E4①(2)若蒸发站不抽用汁汽时D不抽1=1/5W②由于其它部门不用汁汽,则需要用加热蒸汽量D,=E1+E2+E3+E4③则共耗用蒸汽=D不

5、抽1+D,=1/5W+E1+E2+E3+E4④因蒸发水量不变,D1>D1,,因此蒸发站抽用汁汽后蒸发工效下降了,但②+③-①(或④-①)=4/5E1+3/5E2+2/5E3+1/5E4>0,即蒸发站抽用汁汽后,全厂的加热蒸汽量下降了。因此,糖厂在热能经济上是有利的。53、答:⑴煮糖耗汽量是决定总耗汽的关键。而对煮糖耗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蒸发的糖浆浓度。糖浆浓度是蒸发工段最主要的控制指标、糖浆浓度的高低对整个热力系统耗汽的影响很大。对煮糖工段来说,较高的糖浆浓度可使煮糖用汽减少,煮糖时间缩短。⑵从另一方面来说,对蒸发工段来说,

6、提高浓度对其操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糖浆浓度要求高时不允许操作有大的波动,因进一步提高糖浆浓度又会有析出晶体的可能,会影响到煮糖操作控制,甚至出现管道堵塞等故障。煮糖的入料速度必须要与结晶速度相适应,高浓度糖浆结晶对煮糖的控制要求较高;糖浆浓度的指标要根据糖厂煮糖师傅的适应情况而逐步提高。因此,糖浆浓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糖厂的节能水平以及生产管理、操作水平。4、答:糖厂先进的蒸发热力方案的主要指标是:蒸汽节约的程度高,全厂制糖耗汽对蔗比少,排入冷凝器的末效汁汽较少。题目给出的热力方案蒸发耗汽31.25%C不算很高,但

7、制糖总耗汽60.63%C,比较高,进入冷凝器汁汽高达6.20%C,说明热力方案热利用不是很好。主要原因:⑴没有全面抽用汁汽煮糖;⑵没有抽用汁汽加热清汁。改进措施:51)全面抽用汁汽煮糖,调整抽汁汽方案,尽可能先抽后效汁汽,多抽用Ⅱ效汁汽煮糖;2)清汁加热应分级进行,抽用Ⅰ效汁汽加热清汁;3)本方案总蒸发水量83.25%C,糖浆浓度55.1。BX,浓度不够浓,应提高糖浆浓度至60。BX以上;4)考虑到进一步减少热量进入冷凝器的损失及汁汽抽取利用,蒸发负荷在前移,提高前面两效蒸发强度。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