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

ID:6304159

大小:87.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1-09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_第1页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_第2页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_第3页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_第4页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优秀德育论文精选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心理辅导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现代的德育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所谓因材施教即不再是以一个模式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希望培养的人才有着多样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以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其中心理辅导作为近几年来发展的新方法,也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常规的德育教育中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过去的德育教育的中心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中规中矩的人,对于那些行为习惯略有偏差的学生而言,这种教育要么使他们违背自己的个性做一个无个性人,要么激起他们的反叛心理,在已偏离的轨道上越离越远。这就好象对待一棵已长歪了的树,硬是要把它掰

2、正,那便要冒着折断它的危险。于是在陈旧的德育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遗憾的例子。随着心理辅导这种新型教育方法的介入,大家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这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终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辅导是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德育工作中,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可以采取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两种,这样既可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又可解决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一、个别心理辅导:对于学生而言,每个人由于生存的环境,心理的素质等等因素的不同。因而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那些有助于他们

3、今后发展的个性,我们应予认同,但对与那些有碍于今后发展的个性,我们应用“艺术”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到。一般而言有5种方法:1.聆听技术: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首先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即辅导老师与当事者的关系。不少同学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不知该不该把心理困惑告诉辅导老师。这时,辅导老师应做一个好的听众,耐心的进行引导、帮助、让学生放下戒心,真正与你交谈。2.暗示技术:暗示技术在个别辅导中有奇妙的作用。重视暗示技术有助于解除当事者心理困惑。比如大家排队购买某个物品,暗示着这个商品非常紧俏;老师对于一个学生的热情帮助,暗示着这个学生有着发展的潜能。因而

4、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暗示是尤为重要的。3.松弛技术:人在紧张时,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产生生理的疾病,严重的还会产生精神上的疾病。在生理上的松弛往往会引起生理上的放松。例如可通过:呼吸松弛,冥想松弛,肌肉松弛等生理松弛达到目的。4.行为改变技术:行为改变技术是指辅导教师与当事者商定一套有明确目标、有系统的行为改变策略。这项技术重要基于几个信念:一切行为均是学习得来的;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它完全由情景的适当而定,行为是被环境因素所制约。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的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事物,比告诉他们应该做,一定要做效果来得更好。从前,我教的一个学生曾经发

5、生过自残事件。该生由于长期压抑,因而想到了自杀,后来及时发现得救了。经过与她的不断接触方了解到,由于父母经常吵架,她感到人生无望,才走上了绝路,后来我对她进行长期教育,并与她的父母沟通,让她意识到父母关系如何不能代表父母对她的爱也随之消失。并且通过班级集体的友谊力量,让她认识到生活还有很多值得期待,值得珍惜的东西。现在这个学生已考上理想的学校,并带着良好的心态准备迎接挑战。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中的团体应该是: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员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组织。团体辅导较适用于下列情况:⑴想学习和了解他人的想法;⑵想在同辈团

6、体中与人交往,学习社交技巧;⑶愿意在团体中与他人分享经验与观念,获得团体的接纳与支持以促进自己成长;⑷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想了解认识他人,培养自己的合群性;⑸解决学生中的共同性的心理问题。柯比(J.H.Kirby)认为:团体辅导是一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中预防的一面。我曾经上过一堂这样的心理辅导课:找优点。那是因为我当时接的班级学生之间关系冷淡,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冷漠,班级的学习的风气也不是很好。我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人背上贴一张纸,然后叫组内的同学自己写,你觉得哪个同学有什么优点,就可以在他背上写一条,刚开始,同学之间还很

7、腼腆,但后来气氛开始活跃了,甚至有同学提出跨组写。活动后,我抽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告诉我,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眼里还有这么多的优点,从而感到了同学情的可贵,后来班级情况开始改变,至毕业,同学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心理辅导做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所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需要,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它也必将成为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这就好比对于那棵已长歪的树苗,应因势利导,在不让小树苗偏得更厉害的前提下,按它自己的轨迹去长,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试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作者:武汉市

8、第十五中学王江发布时间:2008-11-38:28:46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已日益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然而,学校心理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