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

ID:6306690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9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_第1页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_第2页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_第3页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_第4页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皮草第一城介绍:动物毛皮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核心提示:动物毛皮是从动物身上剥取的带毛被的革,一般以裘皮形式使用,主要有貂皮、狐皮、貉皮、獭兔皮及黄狼皮等。动物毛皮是由表皮层及其表面密生着的针毛、绒毛、粗毛所组成。因动物种类不同,其毛组成比例不同,决定了毛皮的质量高低。近几年来,毛皮服装已经成为流行的主流。据统计,我国毛皮动物(貂、狐和貉)的饲养量达6000万只,毛皮产量占世界的1/4,毛皮及制品企业1200多家,我国虽然是毛皮产业的大国,但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1.我国动物毛皮的检测现状     全世界现有哺乳动物

2、4200多种,中国占12%左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毛皮特征形态百千。一些物种因产地不同、生境不同、季节不同等情况,同种动物的毛皮出现不同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的毛皮形态使毛皮鉴别困难重重。     在毛皮鉴别领域,目前可参照的标准有QB/T1261—1991[3]及GB/T16988—1997。QB/T1261—1991标准仅针对毛皮的工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包括如何对毛皮进行命名等,但对毛皮种类的鉴别方法没有提及。而GB/T16988—1997标准仅介绍了羊毛和兔毛的显微镜鉴别法,而市面上出现较多的如水貂毛皮、狐狸毛皮、貉子毛皮等的鉴别方法没有提及。检测标准的不

3、足,造成了毛皮市场的混乱,导致大量的毛皮产品未经检验便流入市场。     目前,国内外也在积极研究毛皮种类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还是宏观观察法以及显微镜观察法。但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检验人员对动物毛皮的认知及经验,检测结果的主观干扰性很大,对于一些形态较为接近的毛皮或经过特殊处理工艺的样品鉴定,还存在着很多的疑点和难点,市场上也经常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现象,对消费者及其整个行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动物毛皮种类的鉴别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及质检部门关注的焦点。2.动物毛皮的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毛皮鉴别的方法主要有宏观观察法、显微镜观察法、D

4、NA分析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等。2.1宏观观察法     所有动物的毛都有其基本的形态和结构,而不同的动物在毛的形态上(如长短、粗细以及色泽等)又表现出很多的差异。人们通过对动物毛皮种类特征、生存环境和性别差异、颜色差异、季节差异的熟悉,根据不同动物皮张的大小,皮板厚度、毛密度、毛长度、毛的平齐度、灵活度、润滑度以及尾长与体长的比例等鉴别动物毛皮的种类。     刘微等对中国食肉目5科40种动物的皮张进行研究,得到皮张的宏观形态特点、被毛类型、上毛鳞片、皮张张幅等形态学指标,并以此为支撑建立了中国哺乳动物毛皮鉴定数据库。     宏观观察法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

5、专业背景要求较高,大部分检测经验都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一个毛皮检验员需要对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毛皮进行“眼看、手摸、嘴吹”的实践后,才能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该方法比较依赖于检验者的经验,检测结果的主观性很强、准确度因人而异。2.2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镜观察法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毛皮纤维形态结构鉴别毛皮种类。2.2.1光学显微镜     毛发的微观结构研究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了,1837年Brewster首次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蝙蝠毛的表面具有杯子重叠套在一起的结构,证实毛的表面存在特异性结构,是毛微观结构研究开始的标志。

6、     王宏博等应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各类裘皮(蓝狐皮、水貂皮和獭兔皮)毛纤维的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由于貉子、獭兔的毛绒结构与其他纤维毛绒显微结构不同,可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别出来。     李维红,高雅琴等用哈式切片法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针毛及绒毛横断面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种类的动物毛纤维具有独特的表面形态特征,在内部超微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别。2.2电子显微镜     20世纪70年代,电子显微镜被应用到此领域,该方法所得到的毛结构图像分辨率高、清晰、精确、立体感强,从而使毛表面鳞片形态观察更为细致,促进了毛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1978年,Hilt

7、on等报道了美国缅因州东部的草原狼、家犬、赤狐、短尾猫的被毛形态结构鉴别特征。1989年,Kondo通过大量的研究后把哺乳动物毛的髓质花纹归为8种类型,并发表了特征图谱。     20世纪80年代,利用扫描电镜鉴定毛微观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以体视学为代表的定量组织学方法也被应用到毛的微观结构研究中。     高雅琴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蓝狐、貂和獭兔的鳞片结构,发现其特征各有不同。     李重阳,李波阳等用扫描电镜对马、牦牛、驴、羊等家畜背部的毛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认为,毛小皮的形态学差异以及毛干内部皮质和髓质所占的比例可以作为种属认定的依据,但对于形态相似的

8、毛皮则很难鉴别。     国内外学者在动物毛皮的微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