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ID:6308027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9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_第1页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_第2页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佛慧“三藏”,这个名词在佛教的诸多名相当中极为常见,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所谓三藏包含了经、律、论三种佛法文献的分类。“藏由能摄故谓攝一切所应知义”,意思就是说,“藏”这个字的意思是:“将一切所应该知道的知识摄受在内。”这可见佛教三藏的体量之大了。那三藏是否一开始就具足呢,还是后来逐渐发展而成的呢?佛教为什么要设立三藏,这三藏的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导呢?下面我们将经、律、论三藏的发展和形成史进行简单介绍,再简述一下佛教设立三藏的九种原因,以此来明晰我们日常学习佛法中所

2、应有的尊重和对三藏来之不易的珍惜的心态。一、经、律、论形成的历史早期印度,是没有文字的,就更谈不上记载佛陀亲口宣说的佛法了,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五年,都是以亲自证得的经验,来为大众开示。因为没有经本可读,所以大众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只有牢记在心,通过反覆背诵,进而互相授受。直到佛陀涅槃以后,佛教界经由历代帝王的支持,经过四次经典结集,才大致完成和确定了现在我们所常说的三藏。当然到了佛法东流中国以后,经过历代东土祖师的努力,三藏的内容由补充了很多,对此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来看一下佛教经典在印度经过的四次结集时,经

3、、律、论完备的大概经过。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由于阿难尊者是佛陀的诸位弟子当中,跟随佛陀四处弘法的世间最长,记忆力也最强,所以由他在第一次王舍城结集经典时,将佛在世时期所讲的佛法诵出,再由大众印可而成。而律典则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中被称为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的,其真实性与确定性当是无疑。在《西域记》的记载中论典的诵出是由大迦叶尊者完成的。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出,对于论典的诵出,还是很有些争议的,根据南传的《善见律》及法藏部的《四分律》,虽说提到了阿毗昙藏(阿毗昙藏是音译,是论藏的意思),但并未说到底由

4、何人诵出。《十诵律》和《大智度论》中都说是阿难诵出阿毗昙藏;《根本有部律》,说大迦叶诵出摩口旦里迦;《阿育王传》卷四也说迦叶诵出摩得勒伽藏;西藏所传Dulva之二LifeofBuddhap,也说迦叶自己结集摩窒里迦(Matrika),当然这只是出于有部譬喻师的传说。而现在学者也普遍认为第一次结集未曾出现论典。但是这里且不论第一次结集是否出有论典,我们先将眼光转至第二次的毗舍离城结集当中,当时佛教已经开始产生不同部派,保守的上座部长老与较为开放的大众部僧团以佛陀的“小小戒可舍”为中心,产生了争论,所以这一次的

5、经典结集,其主要目的是讨论当时争论较大的“十事非法”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结果以上座部诸位长老的承认告终。也正由此结集,大乘佛教虽然还未正式出现,但发展的环境已经开始形成。同时我们发现,因为此次结集以戒律中的不分问题为主,所以关于论藏的结集与否并未留下相关记载。第三次的华氏城结集发生在佛陀入灭两百多年间,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起多达六万的外道来附佛,并混迹在僧团,破法乱教(即所谓“贼住比丘”),使得僧团七年间无法举行布萨。阿育王为了挽救这一乱象,所以请目犍连子帝须共商对策。于是他们决定摈出邪见、破戒的外道沙门,

6、并遴选精通三藏的千名比丘,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于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目犍连子帝须汇整各部派对佛法的诠释异议,由大众讨论,并加以批判,论决正义,并将之编撰集成《论事》一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次结集,经藏和律藏可说全部结集完成,而论藏也初步形成。由于《论事》主要是针对教法教义不同解释的批判和厘定,成为后来所有“论藏”(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渊源,因此被视为一切“论母”(梵matrka,摩呾理迦)的雏型。第四次结集,发生在西元二世纪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迦腻色迦王信仰佛教后,每天都礼

7、请一位出家人来为他讲解佛法,然而,他发现出家僧众对佛法各有不同的解说,令他感到困惑。因此他向高僧胁尊者提出疑问,表明了自己的困惑。胁尊者回答说:“佛陀灭度这么久了,各宗各派师徒相承,各自严守自家的宗义,也各自宣称自家的解释最好,实在无从判定其间的是非,现在应该重新结集三藏,以正明义理。”迦腻色迦王邀请学德并重的比丘众,共有四百九十九位,以世友尊者为上座,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一带)举行第四次结集,由胁尊者主持整个会议过程。而经典结集至此,佛法根本典籍毕竟完备。以上我们大致看出了经、律、论显然并非同一时代的产

8、物,其中较有争议的论藏的诵出和完备明显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多加留意。一、成立经、律、论三藏的九个因缘在《摄大乘论世亲注》当中,给我们标明了成立经、律、论三藏的九个缘由,这九个缘由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方便我们去了解经、律、论分别对我们生活和修学的主要作用,也对我们日后运用佛法去解决问题有一定借鉴作用。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世亲菩萨给我们说明的九个因缘分别是哪些。1、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