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ID:6308266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9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马关条约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所属岛屿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5.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并使日本国力大增。2.大东亚共荣圈是指为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邦联制战略构想与政治号召。起由于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

2、、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明”。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与东亚与东南亚以“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3.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8日晚,日军以“柳条湖事件”向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最后东北全境沦陷,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4.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太后集团与辅政八大臣争夺统治实权,慈禧太后先后诛杀了八大臣,夺取最高统治权的政变,开始了她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因其发

3、生在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辛酉政变后清政府确立了“借师助剿”政策,中外反动势力开始正式联合剿杀太平天国,从此清政府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5.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最终是国民党军队战败,并撤离上海。但此次战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6.戊戌政变1898年6月11日,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但变法一直遭到以慈禧为中心的了旧势力的激烈反对,最终这场“百日维新

4、”被顽固派的政变扼杀。慈禧重新“垂帘听政”,囚禁了光绪皇帝,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7.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用于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的一座神社,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8.旧三民主义旧三名主义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倡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但是没有提出

5、明确的反帝要求9.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指清政府为了摆脱签订《辛丑条约》之后的困境,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林军,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的新的改革政策。10.护国运动护国运动是1915年底至19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护国运动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但是,护国运动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革命任务仍旧未彻底完成。11.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7年12月日军占

6、领南京,展开烧、杀、淫“大竞赛”,中国平民和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30万人以上。12.戊戌变法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守旧派势力强大3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比如:戊戌变法形势危急时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曾一度向英、日、美寻求援助4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5.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6.戊戌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这是正

7、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全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不屈斗争,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人心3.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的帮助,如美国飞虎队的援助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关键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5.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8、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