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ID:6325489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0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2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3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4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学概论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优势需要: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4、心理上的乳断:指人从出生到一岁左右,靠母乳成长,一岁以后,就要实行断乳而多吃些饭菜饮食。二、填空题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与19世纪30年代。2、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群学肆言。3、

2、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4、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5、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6、马斯洛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7、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做出了贡献,他强调个人主观的情景主义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8、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情感性。9、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10、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解释人类学习

3、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三、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A)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原理》C、《实践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3、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A、严复B、康有为C、梁启操D、陈千秋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5、“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和爱的D、自尊的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A、朋友谈心B、观众看电影

4、C、顾客的摩肩擦背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97、“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8、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9、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B)A、形式运算B、具体运算C、感知运算D、前运算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四、简答题1

5、、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答: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点: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答:第一,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和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第二,社会需要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3、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答:社会交往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

6、长。第二,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第三,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第一,传授生活技能。第二,教导社会规范。第三,指点生活目标。第四,提供角色人选。五、论述题:试述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人的个性,从幼儿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它最初不仅受外部事物的制约,而且要受个体生理需要的制约。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人的个性的差异,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说明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9人

7、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成的。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2、科层制:是德国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抵御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式的生活共同体,即抵御性社会生活

8、共同体。;4、社会分层:是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二、填空题1、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初级社会群和次级社会群体。2、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3、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写。4、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人是社会人体。5、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