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ID:6326114

大小:9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0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品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手机保护壳注塑模设计及其加工工艺分析院系荣成学院材料工程系专业材型09-3(模具)指导教师李忠学号0930050321姓名7开题时间:2013年3月22日7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姓名邵维斌院、部、所、中心荣成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学号0930050321指导教师李忠论文方向模具方向论文题目手机后盖保护壳注塑模设计所涉及的学科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模具设计一、选题依据、背景及意义本次选题依据实物iphone手机保护壳,在原模件的基础上进行模具设计。自

2、高分子材料问世以来,塑料加工业和模具制造业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所谓塑料模具是指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的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的种类和和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各不相同,所以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大不相同。[1]随着塑料产业的发展,通用工程塑料在对精度和强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塑料产品的发展,塑料制品的适用范围也在逐渐增大,也在某些方面也可以代替传统金属件。本课题提出了手机保护壳塑料膜的设计,具体通过保护壳的零件的结构、模具结构、浇注系统、抽芯

3、机构、冷却系统、抽芯工作原理的分析,来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UG软件作为制造行业做广泛的大型CAD/CAM/CAE软件之一,可以实现设计、绘图、装配、辅助制造很多功能。模具设计的流程很多,其中分模就是其中关建的一步。分模有两种:一种是自动的,另一种是手动的,当然也不是纯粹的手动,也要用到自动分模工具条的命令,即模具导向。NX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完全支持制造商所需的各种工具,可用于管理过程并与扩展的企业共享产品信息。NX与UGSPLM的其他解决方案的完整套件无缝结合。这些对于在可控环境下的协同、产品数据管理、数

4、据转换、数字化实体模型和可视化都是一个补充。二、与选题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塑料手机保护壳产品有很多的有点,比如体积小、环保、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由于重金属有一定的物理问题,塑料制品越来越受亲睐。与此同时,塑料机壳设备在国内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其配套的塑料模具行业发展也具有较好的前景。近年来,以安徽、河北为代表的黄三角地区塑料模具发展速度相当快。根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的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的比重约为30%,随着

5、汽车、家电、电子通信、各种迅捷材料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大于其他模具。尽管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是模具制造周期、模具精度、寿命和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这些差距都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模具零件标准化约为20%,这些技术都存在或大或小的不足。在加工设备、模具制造工艺和测量技术上,我国和德国,日本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加工在线检测已普及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差距很大。7三、主要研究内容1、模具结构类型的选择和设计2、

6、型腔、型芯、定位、导向、连接、顶出、抽芯等零件的设计3、主要零件的(型芯型腔等)的选材4、主要零件的(型芯型腔)的加工工艺四、预期思路与技术路线或设计与实验方案4.1设计方案1)塑料分析:根据手机保护壳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综合价格等因素来确定注塑材料。2)模架的选择:通过UG对零件的综合分析确定相应的标准模架。3)注塑级的选择:通过分析确定最大注塑量、最大注塑压力、最大锁模力、最大成型面积、安装尺寸等来确定注塑机。4)分型面的确定:通过对模件分析选择一个正确的分型面,以及型腔位置。5)浇筑系统的

7、设置:根据模件的形状结构特点,来设计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却系统。6)脱模机构的设计,包括侧抽芯和顶出装置。7)模具型腔计算。8)冷却系统9)模具与注射机相关参数的校核。题目研究的塑件如下图图1零件3D图7图2零件平面图4.2设计重点2D软件的使用,3D软件使用,分别使用CAD,UG。该产品属于机壳类产品,类似产品需要使用斜导柱侧抽芯,外观要求严格,采用搭接浇口浇注,斜导柱计算相关的抽芯距离和角度。4.3加工工艺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确定型芯型腔的加工工艺,并制作工艺卡片。五、研究进程第一周查找资料,外文资

8、料翻译,拟开题报告。第二至五周确定设计方案、开题分析三维模型,初选注塑机,材料等。第六至八周确定模具结构,完成设计,完成开模3D图,回执2D总装配图以及部分零件2D图第九至十周完成注塑模的加工工艺分析第十一至十二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7参考文献[1]陆劲昆编著.UGNX注塑模具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王群主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康亚鹏主编.UGMoldWizard模具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