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说课稿

《桃花心木》说课稿

ID:63296705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0-11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1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2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桃花心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心木》说课稿一、说教材《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力作,这篇散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眼中种树人种种奇怪的行为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根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精神,从三个维度确立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运用已有的读

2、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阅读中有自己的见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4、初步领悟“借种树喻育人”的表达手法,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精神世界。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育人的道理是文章的写作意图,因此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容易认识到生活的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难以深刻感悟到育人的道理,因此这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这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二、说教学学法   《语

3、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提出“启迪发现,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课的主要学习方法是:1、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明理,来感知文本所蕴含的哲理。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感悟。其基本手段就是抓住“联系”,把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凸现出来,从而化难

4、为易,变抽象为形象,产生更加深切的感受。三、说教学流程  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有四个环节:(一)、以趣导学,揭示课题1、交流资料,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交流课前从网上收集来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交流过程中,当说到桃花心木的样子的时候教师随即板画。  教师小结:是啊,这种树的木材由于有着淡红色桃花般的色泽,所以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桃花心木。让我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这个导入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桃花心木的

5、高大美丽,既而对它的成长充满好奇,层层深入,步步激趣,营造探究氛围。(二)、通读课文,理清顺序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指名接读课文,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然后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一件什么事?随后在交流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文之前,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三)、研读课文,感悟哲理  1、启迪发现,顺学而导:    教师小结上一环节的教学,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这么高大优美的桃花心木种树人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教师随即

6、板画桃花心木苗)请自由读1~11自然段,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方案一:如学生直接说出种树人很奇怪,则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边交流边归纳出他浇水时的奇怪之处有三点:天数不一定,水量不一定,时间不一定。也就是说种树人浇水是没有规律的。  教师引导朗读:是呀,这个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们觉得奇怪,作者也觉得很奇怪,所以我们都会产生这一连串的疑问。生齐读11自然段。  方案二:如学生发现这一部分问号特别多或作者有许多疑问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这些作者的疑问,然后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疑问?承接方案一,是因为种树人有许多奇怪之处。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读一

7、读描写育苗人奇怪举动的语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因好奇而读文,因读文而发现,因发现而生疑。以上步骤,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旨,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课文,与文中人物及作者开始初步对话。其中两个方案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2、深究解疑,感悟用心:   ⑴发现了种树人这些奇怪的举动,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那他这样浇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继续读书,边读边想边画,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⑵发表见解,感悟种树人的用心: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8、从三个方面对“这样浇水有没有道理”发表见解,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发表见解的方法:    ①联系种树人的话,从正面(这样浇水有什么好处?)来说。指导学生理解种树人浇水的不一定是在模仿老天爷的不确定。并进一步探究,种树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树苗可以:自找水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