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ID:6331631

大小:263.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1-10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_第1页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_第2页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_第3页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_第4页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词表.............................................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前言.......................................................6研究一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创伤经历与

2、应付方式研究对象与方法...........................................10结果..................................................11讨论..................................................12结论..................................................13研究二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会支持研究对象与方法...

3、.........................................14结果..................................................15讨论..................................................17结论.................................................18参考文献...........................................

4、.......19附录......................................................22致谢......................................................43综述......................................................4449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缩略词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CCMD-3ChineseClassificationofMentalD

5、isorder中国精神障碍分类(thethirdrevision)与诊断标准第三版ETIEssenerTrauma-Inventar埃森创伤问卷EMBUEgmaMinnenavBardndosnauppforstran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SSRSSocialSupportRating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YFFSCopingStyleQuestionnaire应付方式问卷DSM-IV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统ofMentalDisor

6、ders-IV计手册第四版49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文摘要目的:调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旨在了解就诊于精神科专科医院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创伤经历、应付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正常人群的差异,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心理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排除标准),年龄范围在18至60周岁,愿意合作的患者。

7、实际入组共34例,其中男性16人,女性18人。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会谈。问卷主要包括人口资料、症状表现、埃森创伤问卷、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问卷。会谈主要针对学历低,无法领会量表含义的患者,调查以上问卷内容。选取34例无精神科就诊经历,无躯体不适,且在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上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愿意合作者做为对照组,予以以上的量表调查。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研究组)所报告的创伤经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幻想、自责、退避与对

8、照组间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父亲养育方式中的拒绝否认(F5)、过分保护(F6)和母亲养育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2)间存在差异(P<0.05);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父亲教养因子情感温暖与理解(F1)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偏爱被试(F4)与主观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母亲教养因子情感温暖与理解(M1)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存在正相关,过分干涉过度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