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ID:6338541

大小:162.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0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测试题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BCD1.【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A、B、C、D四项的字体分别为行书、隶书、小篆和草书。故本题应选D项。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

2、字2.【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纺织业成就。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析】A项体现了西汉时期丝织业的成就、B项发生于元朝、D项的作者为东汉时期的许慎。均晚于“商代”,故排除。甲骨文诞生于商朝,其祭祀蚕神的记载可证明商代纺织业的成就。故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

3、先3.【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析】由表格中1620—1850年农村人口遥遥领先于城市人口的信息即可排除A项;由表格中1850年农村人口远远多于1620年农村人口的信息即可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江南地区与其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1850年城市人口远远多于1620年城市人口的信息可知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

4、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4.【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晚清时期的近代化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分别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本题应选D项。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更好地维护

5、封建统治。故A项中“反抗封建专制”、B项中“全面引进西方文化”、C项中“发展资本主义”的说法错误。【知识拓展】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学器物”: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技来维护统治;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2)“学制度”: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主张在

6、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学思想”: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欧美的民主与科学。运动后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5.【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7、能力。【解析】B、C两项开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1927-1937年”不符,故排除;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与题目中“银价变动”的信息无关。故排除D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实行了“币制改革”。故A项与题意相符。6.图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图1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

8、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解析】①②两项分别发生于1940年和1945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38年”。故排除;19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