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

ID:6339159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0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_第1页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_第2页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_第3页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_第4页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三语文——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参考答案1、(1)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2)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任选其一即可)2、在艺术手法上,三、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

2、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诗歌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4、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

3、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5、相同点: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不同点: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地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6、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营造出孤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7、衬托: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列锦: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

4、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渲染: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蔬菜,加上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8、(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2)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9、①借景(物)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怀土思乡

5、的感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②对比。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切。③反衬。以“江静”、潮落反衬诗人哀怨痛苦、无一刻宁静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使诗人悲苦的心情更加深切。④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写的途中所见所感,是实写;最后一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是虚写,虚拟了一段情景来描绘诗人深切的怀土思乡之情。这样,虚实结合,凄切缠绵。10、诗中“泣长沙”是用典的写法,用西汉贾谊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流放中面对着令人喜悦的美景,触景伤心,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化学(二)——药品的取用、存放与实验安全

6、一、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2)√ (3)× (4)√ (5)√二、选择题1.A2.B3.C4.B5.②③⑥⑦⑧6.C历史(二)参考答案1.D【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只是改善,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故A项排除;“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反映的是建国初期,不能反映题意,故B项排除;“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新时期,与题意时间不合,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得出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而“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

7、系改善,中国宜居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2.C【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日内瓦会议并非“和平共处”直接推动召开的,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原则,故C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没有根本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B;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渐缓和,D时间不符合题意。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针对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而建立的经济组织,“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