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菊红)

一枚金币(菊红)

ID:63451178

大小:1.3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1-08-23

一枚金币(菊红)_第1页
一枚金币(菊红)_第2页
一枚金币(菊红)_第3页
一枚金币(菊红)_第4页
一枚金币(菊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枚金币(菊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枚金币张菊红辛勤挣钱辩解懒惰火炉苦差事省吃俭用筋疲力尽好吃懒做当牛做马花钱如流水挣钱zhèng挣扎zhēngchāichācēncīchà苦差事差别参差差劲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2、再次浏览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出来。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3、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刻画了哪两个人物?他们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并感悟老人为什么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珍惜劳动

2、成果的道理。自读思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思考:1.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他有一个怎样的儿子?用——把相关的词语划出来。2.你从文中哪个句子看出老人受不了了?用“﹏﹏”划出来。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读一读:老人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跟妻子说?母亲听了非常难受,替儿子辩解道:“怎么——他哪能什么都不会呀?”“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挣钱去!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我就把全部财产都给

3、他。”“好。”大声朗读课文9—28自然段,思考:老人几次将金币投入火炉中,每次儿子有什么表现?完成表格。自读提示:默读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完成下表。次序金币怎么得来父亲怎样做、怎样说儿子的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默读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完成下表次序金币怎么得来父亲怎样做、怎样说儿子的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母亲给的扔进火炉这不是你挣来的笑了,走开了母亲给的扔进火炉…这不是你挣来的笑了,走开了儿子自己挣来的扔进火炉这也不是你挣来的受不了,跑、抓、叫你愿意扮演这位母亲吗?来试试吧!她到儿子跟前,给他一枚金币,教他说:“你到外面逛逛去,愿意到哪

4、里就到哪里。傍晚回来,把这枚金币交给你爸爸,就说是你挣来的钱。”妈妈又给儿子一枚金币说:“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两俄里路,跑得浑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对他说:“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学习提示: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21---28自然段:1、找出描写儿子受不了的反应的语句,用“﹏﹏”勾画出来,抓住关键词批注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5、。3、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带着体会读一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你认为怎样读最能体现儿子的受不了?合作探究明事理老人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想让儿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更加珍惜。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道理。你想对谁说,说什么?可以是文中的父亲、母亲、儿子、或者对自己、朋友,大胆说吧!敞开心扉拓展延伸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是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读一读背一背展开想象,练习写作。这位孩子终于明白了一枚金币来之不易,那么今后他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后来,这个孩子......再见要想读出感情,一定要联系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引号的用法,你一定能读得很棒的!文中3处对比:1、父亲的的辛勤、省吃俭用与儿子的懒惰、花钱如流水形成对比2、父亲不惜让儿子去受苦体验,母亲只是一味地娇惯纵容,父亲与母亲教育儿子的方式形成了对比。3、儿子前两次对一枚金币都觉得不在乎,第三次却十分珍惜,这种前后不一样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两次反复:1、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两次“笑着走开了”。2、两个“受不了”。课后题答案:1、老人为什么坚持让儿子挣一枚金币?答:因为老人想让儿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知道珍惜;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答:儿子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被父亲认可,扔到火炉,此时感到伤心、气愤、难以忍受的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