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

ID:6350439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1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_第1页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全生育期施肥技术一、合理施肥1、原则:(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2、施肥方案水稻整个生育期施尿素13-17公斤/亩。(1)基肥:氮肥40%-45%作为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钾肥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2)蘖肥:氮肥20%-25%作为蘖肥,(3)穗肥:氮肥30%-35%作为穗肥;二、灌水技术措施1、深水返青。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

2、吸收的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叶片丧失的水分多,导致入水分不敷出,轻则造成返青期延长,重则卷叶死苗。因此,水稻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提早返青,减少死苗。但是,深水返青并不是灌水越深越好,一定要适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2、浅水分蘖。水稻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就会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缓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一般以保持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并要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3、有水壮苞。水稻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反应更加敏感

3、。这时如果缺水,就会造成颖花退化,穗短、粒少、空壳多等。所以,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4、干湿壮籽。水稻抽穗扬花以后,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

4、大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决定每穗数的关键时期在于长穗期,穗的大小、结粒多少主要取决于幼穗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小穗数目和小穗结实率。在幼穗形成的过程中,养分跟不上,常会中途停止发育,形成败育小穗,减低结实率,造成穗小粒少。结实期从开花到谷粒成熟一般大于50天之间。播种到收获时间为4月—9月,水稻田施肥应注意锌肥的使用,如果土壤缺锌,每亩应施锌肥1—2Kg,缺锌

5、容易得小叶病。基肥:播种期为4月初,育苗结束,5月25号移栽完成。移栽前施基肥6-7kg尿素。分蘖肥:6月5—10号,分蘖期至拔节期每亩应追施3-4.5kg尿素。应补充好充足的水分,大田跟踪应具体记录叶片颜色,叶片数,叶片长度。穗肥:穗期(拔节至抽穗)6月中旬至7月底,施用4-5.5kg尿素。跟踪记录要求:1.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在各个生育时期跟农户进行电话预约,了解近期情况,确定下田日期。2.要跟农户对接每个生育期的天气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3.带好测量记录工具,卷尺,直尺,取样袋,天平,记号笔,标示牌,记录跟踪表,相机,标签纸。4.大田划

6、取有代表性的5个地段定点观察记录,做好相应的标记,在划分区域插入标示牌(稳固性很重要),方便下次定点观察记录。5.在农民施第一次肥水时必须要跟踪监督,确保肥料的施用。6.每个月至少和农技员农户联系四次,及时跟踪记录大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对于灾害性天气应详细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