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ID:6350822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1

苜蓿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苜蓿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苜蓿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苜蓿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苜蓿栽培技术规程一、播前准备1、整地:在浇好秋冬水的前提下,适时进行耕翻耙耱和土地平整工作。在冬季及时进行镇压耢平工作,使土地达到墒足、地平、地绵。2、施肥:在开春土地解冻、大小麦播种结束后,及时进行施肥工作,每亩将75公斤普通过磷酸钙、5公斤二铵、5公斤硫酸钾混合均与后用施肥机深施入土,施肥深度10-15cm。3、选种:品种选择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亮蓿2号。二、点种(一)晒种:苜蓿是硬实种子,为保证出苗快而整齐,要进行2-3天的晒种工作。(二)覆膜点种:在施肥工作结束后,再用轻型耢字进行土地耢平,然后用覆膜点种机进行覆膜点种工作,膜面要求平整紧

2、贴地面为了浇水能够浇透、浇好,保证苜蓿正常生长和减轻杂草危害,结合本地土地坡度较大的实际,地膜用宽幅50cm的黑色地膜,要求点种面积达到25-30cm,膜与膜中心距离为65-70cm。对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种子最好进行根瘤菌接种或1份种子、3份老苜蓿土的方式接种。每亩用种量2.2kg。三、田间管理(一)除杂草:为了保证苜蓿幼苗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在幼苗期进行人工和化学药剂对杂草的防除,对危害严重的野燕麦等,在野燕麦3-4叶期喷施高效盖草能进行防除,其它杂草在幼苗期每次浇水后人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杂草防除工作,而在7月下旬,随收割第一茬苜蓿草时杂草随苜

3、蓿收获被一同割除。(二)浇水:为保证苜蓿产量,在每茬收割后尽量及时浇水,后再相隔20天左右浇一次水,全年浇水6次以上。(三)施肥:由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苜蓿在生长期追施以磷肥、钾肥为主,一般每年追施2-3次,每次普钙磷肥30-50公斤/亩,硫酸钾5-8公斤/亩。(四)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霜霉病等,要注重对收割机械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病害在田间发生时喷洒多菌灵等农药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等,可喷施吡虫啉等防除蚜虫的药剂进行防治。在喷施农药时可根据药性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进行叶面追肥。(五)刈割:在每茬苜蓿生长到现蕾至初

4、花期及时进行刈割,既保证草的质量,又保证后一茬能够正常收获。四、二年生-七年生苜蓿种植管理技术由于苜蓿是多年生作物,一年种植,多年生长,从第二年到第七年栽培管理技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施肥工作,在开春土壤解冻后每亩在浇头水之前,追施12%普通过磷酸钙30-50公斤,3-5公斤氮肥,硫酸钾5-8公斤;在第一茬刈割后浇水前追施二铵5-8公斤;在第二茬刈割后,浇水前追施12%普通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5-8公斤。(二)浇水工作,在4月底至5月初浇第一水,在5月下旬浇第二水,在6月上中旬浇第三水,在6月底第一茬刈割后浇第四次水,在7月中旬浇

5、第五水,在7月底至8月初浇第六水,在8月底浇第七水,在9月中旬浇第八水,在10月下旬浇越冬水。(三)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等,为防止交叉感染,对刈割机械进行进地前农药消毒,在病害发生严重时,喷施广普性杀菌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及等。当出现小片新生叶发黄变枯时立即喷施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进行防除,并在进行病虫害防除的同时,在喷洒药液中加入2%的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四)刈割,在6月10日前后的现蕾至开花初期进行第一次刈割,在7月底的二茬苜蓿现蕾至开花初期进行第二次刈割,在10月初进行三茬苜蓿的刈割,每次刈割后

6、,在晾晒至达到标准时,用翻草机统一翻晒,达到适宜水份时统一组织打包。国营八一农场东寨分场2014年3月15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