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

ID:635631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1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_第1页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_第2页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_第3页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_第4页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滕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赵建国滕州市滕国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王伟在池塘养殖中,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时,往往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介绍如下:一、青泥苔   青泥苔是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双星藻科的水绵)的总称。春季随水温的上升,在池塘浅水处开始时萌发,早期象毛发一样附着在池底或者象网一样悬浮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成黄绿色

2、漂浮在水面。发生的条件:多出现在水位浅、水质较瘦的池塘中,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危害:当青泥苔大量繁殖时,因消耗水体中的养分使水质变得更清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当培育苗种的池塘出现青泥苔时,苗种易被缠绕致死,降低成活率。防除措施:①清除池塘中青泥苔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交换池水,改变水体ph值和水质。并施基肥培肥水质,抑制青泥苔的生长。②未放养的池塘可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对已经放养的池塘,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杀灭,杀灭后应及时抬高水位、追施有机或

3、无机肥提高水体的肥度至20-30cm,减少阳光射入池塘底部量。③每亩用25~30g扑草净拌湿土撒于青泥苔上进行杀灭或使用青苔净、蓝藻杀星等杀藻剂进行处理,一次使用面积不得超过池塘三分之一;清除青泥苔后应注意防止其腐败物恶化水质,及时进行水体增氧。二、水网藻多发生在水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池塘中水网藻多时,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于网带,幼鱼误入网中常会因呼吸困难和无法摄食而死亡。同时,水网藻大量繁殖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鱼类生长。防除方法与防除青泥苔的方法相同。三、蓝藻蓝藻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

4、)在养殖水体大量繁殖生长,形成强势群体时,池塘表层会漂浮着一层油绿色的薄膜(俗称“水华”),严重时薄膜越叠越厚,可以布满整个水体,被阳光照射后水面呈现出黄绿色(俗称“湖靛”),伴有腥臭味,严重的还飘逸出硫磺的味道。发生的条件:当水温在2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ph值,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时,微囊藻繁殖最快,因此,“水华”、“湖靛”多发生在盛夏至初秋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危害:当微囊藻生长过于旺盛时,水体中的溶氧往往不够其生长需要而死亡,藻体被细菌分解时,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氧,同时产生的羟

5、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防除措施:①加强水质调控,切实搞好预防。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注排水、增加底层水体溶氧量、泼洒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措施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加速氮循环,增加水体有效氮的含量,促进其他有益藻类的繁殖,抑制微囊藻水华的发生。②对已经出现微囊藻水华的池塘,可泼洒0.7ppm的硫酸铜或其它灭藻剂及早进行杀灭。杀灭后,应采取换水、施肥等措施,重新培肥水质。四、甲藻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多甲藻为黄褐色,大量繁殖时,在

6、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俗称“红水”、“铁锈水”。裸甲藻为蓝绿色,喜光群集,大量繁殖时池水往往呈蓝绿色,有时出现绿色带状、云块状水华,俗称“扫帚水”、“乌云水”。发生的条件:多甲藻和裸甲藻喜欢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水体中。多在5~10月份容易发生。危害:甲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藻类极度繁殖后,如遇天气、水温、ph值等变化时,易大量死亡,导致水质突变,成为“臭清水”,俗称“转水”。养殖水产品常因水体急剧缺氧和甲藻毒素而大批死亡(即“泛池”)。防除措施:①甲藻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7、当水体中大量出现时,可采取加注新水或换水的办法,抑制其生长繁殖。②用0.7ppm硫酸铜或8%二氧化氯250g/亩·米全池泼洒杀灭,2~3天后,换水1/2左右。③用过磷酸钙2.5-4kg/亩·米加500g增氧剂全池泼洒,连续3天。五、嗜酸性卵甲藻嗜酸性卵甲藻系寄生性单细胞甲藻,卵甲藻在鱼体表面寄生后,会使鱼类感染打粉病。病鱼全身像裹了一层白粉,白点连成片。发生的条件:适合生长在pH5~6.5、水温22~32℃、水质清瘦的浅水池塘中。危害:嗜酸性卵甲藻与鱼类接触后,附着在鱼体上,脱去鞭毛,营寄生生活。开

8、始时在鱼的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并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的两侧、头部及鳃内。当体表的白点连成一片时,体表好像是裹住一层白粉,俗称“打粉病”。粉块脱落处,皮肤发炎溃疡,常并发水霉病,导致鱼类死亡。防除措施:①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为20~40ppm,调整池塘水质呈中性或者弱碱性可抑制其繁殖。②发病后,将病鱼迅速转入到中性或者弱碱性池塘中,可杀灭嗜酸性卵甲藻。③当发现鱼体上有肉眼可见的白点时,可投入新鲜的枫树枝,每亩水体用量25~30kg。每5kg扎成一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