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ID:6357622

大小:107.0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11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姜夔是得到过很多人赞美的。张炎在《词源》中说:“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还有人说他的短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这是因为姜夔早年学过江西诗派,有所谓“脱胎换骨”之说,即把别人说的话,变一个方法说出来,让它新奇,不庸俗,不平凡。姜白石词的好处在于他的不庸俗,只是他有心要出奇制胜的意思太多

2、了,想要抒发的情感反而受了损伤。从选材上讲白石的词也有对政治,对国家的关怀。例如他的一首比较流行的词上半片说:“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慢》)除此以外,在他的词里表现得更多更鲜明更强烈的是他的一段爱情往事。姜夔二十几岁遇到一位女子,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一直没有忘记。对国事的悲慨和对过去爱情的怀念,是他词里主要的两种感情。掌握了这两种感情,才能懂他的词,否则便不知所云了。他有四首不同时期的《鹧鸪天》,都是在正月十五前后写的。因为他跟那个女子最后的分别是在灯节前后,分开后多少年他都不能忘怀这一份感情。一般人赞

3、美姜夔的词的风格,大多说他是“清空”的。“清空”是什么呢?是要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例如他的《疏影》一诗,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苔枝缀玉”,这是直接描写梅树的形象特征。有一种梅叫苔梅,它的枝干上都长着绿色青苔,青苔的美丽就好像是翠玉的颜色。梅花树上有一对翠色的鸟,是“翠禽小小,枝上同宿”。这句词有一个神话典故,隋代赵师雄曾于天寒与一美人相遇欢饮,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卧至破晓,起视梅花树上有翠鸟啼叫,盖美人即梅花所化,绿衣童子则翠禽所

4、化也。这不必是完全写实,而是写他怀念的往事,一段爱情故事。“客里相逢”,他现在是住在范成大家里,又看到梅花了。在一个篱笆的墙角,黄昏的时候,“无言自倚修竹”。他用了杜诗《佳人》的典故,“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词人心里的梅花树,就像诗里的女子,寂寞孤独地靠在竹子旁边。13/13“昭君不惯胡沙远”三句,他仍然不是写直接的感受,而是思索有关梅花的事典。江南的梅花,流落到北方黄沙的地带了,美丽的昭君,流落到北方的胡地了。昭君是汉地的女子,她应该不习惯胡地这么远的地方。她心中应该永远地怀念江南江北的河山。现在姜夔看见的是江南的梅花,所以他说沦落到北方的那个昭君

5、,是象征梅花的那个昭君的魂魄回到江南来了,它显得这样的幽雅和孤独。“环佩一句”化用的是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借用昭君的故事暗喻梅花的美丽。(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之姜夔》,有删节)1、下列对《疏影》一诗“清空”风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赵师雄遇花神的典故,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诗人回忆起青年时代的爱情往事,这是姜夔诗词中两种常见情感之一。B、诗人通过比喻手法,描写梅树的枝干上长着绿色青苔,远看去,颜色美丽的就好像是翠玉的颜色。C、诗人没有描绘梅树的情态,而是借助《佳人》一诗,通过塑造一个翠袖薄衫,日暮倚竹的女子形象来展

6、现梅树的寂寞孤独。D、诗人化用杜甫的诗句,描写王昭君耐不住胡地的风沙,思念江南江北的河山,终于归来,借昭君来展现梅树的美丽。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张炎说姜词如去留无际的孤飞野云,实际上是说姜夔的词追求新奇,不平凡;沈义父所说的生硬处,指的是情感抒发有时受到妨碍。B、姜夔的诗作以表达爱情为主,这是因为他不能忘怀过去的一段感情,但他也有关心政治的一面,《扬州慢》一诗表达的就是他对国家的感慨。C、“翠禽小小,枝上同宿”讲的是赵师雄路遇美人,两人欢饮,翠衣童子在一旁舞蹈助兴,次日酒醒,发现女子化为梅树,童子化为翠鸟。D、“客里相逢”的意思是在客居

7、之中见到这株梅花,客居说的是诗人不在自己的家乡,当时是住在范成大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姜夔写词出现追求新奇,甚至导致诗作情感受损伤的情况,是与他早年学过江西诗派有关,可见江西诗派的诗人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姜夔因为同爱人分离是在正月十五前后,所以之后的每年的灯节大都会产生思念痛苦之情,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C、《疏影》一诗,化用《佳人》诗句,不仅是为了展现梅的情态精神,还潜藏着诗人对曾经感情的不舍思念,这种思念使本诗有了浓郁的婉约风格。D、《疏影》诗中,写到王昭君,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弱,被迫和亲的痛恨

8、,和对昭君这样的女子的同情怜悯。这体现了他关注政治的一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