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ID:636105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1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_第1页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_第2页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_第3页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桐城市2014年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作者:姚晨红根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现将我市2014年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发布如下:一、主推品种1、早籼:早籼118、早籼788、皖稻1412、中籼:丰两优9号、Y两优5867、Y两优9918、两优688、Y两优2号、徽两优996、广两优香66、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新强8号3、单季粳稻:天协1号、宁粳2号、嘉优2号、皖稻86、皖粳224、晚籼稻:农丰优909、荆楚优148、青优1号二、主推技术(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农作物秸杆还田技术1、机械切碎

2、。在稻麦油菜收割时,利用收割机械上的切碎装置,将秸秆切成8-10cm长度,同时根茬高度越低越好,便于机械耕翻还田。 2、耕翻深埋。用大、中型拖拉机进行深旋耕作业,耕深在20cm以上,将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和接触。如秸秆全量还田,耕深达不到20cm以上,将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扎根和秸秆的腐解质量。3、补施氮肥。秸秆腐解需适宜的碳氮比,大量的秸秆还田后为避免与农作物争氮,所以要施用一定量的氮肥,以调节碳氮比,解决秸秆腐解、作物生长两方面需要的氮素。氮肥补施量视秸秆还田量而定,一般667m²补施氮肥5-10kg。4、窨水透气。秸秆

3、还田亩施腐熟剂2公斤加快秸秆腐熟速度,在翻耕后及时上水将秸秆泡软,自然渗漏或浸泡约24小时后,排水通气,将秸秆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如此反复,秸秆才能在土壤中有效腐烂分解。根据试验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667m²秸秆还田300kg就可以保持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下降,且有上升的趋势。(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四)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五)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无盘旱育抛栽技术:(1)选准型号:“旱育保姆”型号主要是两种。一种为抛秧型,一种为栽秧型。无盘抛栽技术要选用抛秧型。(2)确定用量:350克“旱育保姆”可包衣稻种

4、1~1.2千克。(3)浸好种子:采取“现包即种”的方法。包衣前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5分钟,温度较低时可浸泡12小时,捞出稻种,沥去水分。(4)包衣方法:将包衣剂倒入脸盆等圆底容器中,再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脸盆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边搅拌,直到包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5)浇足底水:旱育苗床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6)均匀播种:无盘抛秧播种一定要均匀,才能达到秧苗所带泥球大小相对一致,提高抛栽立苗率。(7)播后覆盖细土:苗床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再用喷壶浇湿,接着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

5、。(8)覆盖薄膜、增温保湿:为了保证秧苗齐、匀、壮,播种后要盖膜,齐苗后逐步揭膜,揭膜时要一次性补足水分。(9)无盘抛秧的秧苗在拔秧前一天的下午要浇足,一次透墒,以保证起秧时秧苗根部带着“吸水泥球”。(10)其他管理按旱育秧常规管理。(六)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精确培育壮秧育苗采用旱育保姆加壮秧剂肥床旱育,培育多蘖壮秧。移栽时,(1)中籼:秧龄30天左右,叶龄6.5叶左右,单株带蘖平均3.7个左右,其中3叶以上的大蘖2个。(2)中粳:秧龄30天左右,叶龄6.5叶左右,单

6、株带蘖平均1-2个。3、确定适宜基本苗根据品种特性和基本苗计算公式【X(合理基本苗)=Y(每亩适宜穗数)/ES(单株成穗数)】确定品种亩栽插的种子苗数。4、精确控制群体(1)生育进程与季节同步,既充分利用水稻有效生长季,又确保安全成熟。(2)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高峰苗为预期穗数的1.3—1.4倍,最高LAI7.5-8.0,高效叶面积75-80%,抽穗期至少具有5片单茎绿叶数,成熟时有1片以上的绿叶,5、精确施肥 (1)确定总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总量。(2)施肥的比例实行前肥后移,降低基

7、蘖肥的用量。应按基蘖氮肥:穗氮肥=(6—6.5):(4—3.5)比例施用,基蘖肥中,按照基氮肥:蘖氮肥=7:3比例的施用,穗肥中按照促花氮肥:保花氮肥=6:4比例的施用。6.精确灌溉 (1)活棵分蘖期实行浅水间歇灌溉定量。(2)提早搁田的定量。在N-n+1叶龄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80%左右(70-90%)开始脱水搁田。搁田效应发生于N-n叶龄期,可控制N-n+1叶龄期起发生的无效分蘖。(3)拔节—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定量。保持土壤湿润、板实,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七)

8、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八)水稻抗灾避灾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