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ID:6367980

大小:1.55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1-11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离合器压盘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华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11.1冲压技术发展和国内外现状11.2冷冲压的特点2第二章设计任务及工艺性分析42.1设计任务42.2工件工艺性分析42.3本章小结6第三章汽车压盘盖拉深模设计73.1拉深工艺及计算73.1.1确定修边余量73.1.2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73.1.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装置93.1.4拉深系数和次数的决定103.1.5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123.1.6拉深力的计算153.1.7压力中心的确定173.2模具结构设计183.2.1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183.2.2工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183.2.3模具结构形式223.3冲压设备的选择233.3.1冲

2、压设备的选用原则233.3.2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233.3.3冲压设备的确定243.3.4压力机的主要参数243.4本章小结24第四章汽车压盘盖切边冲孔模具设计254.1冲裁工艺计算及冲压设备的选择254.1.1冲裁力的计算254.1.2冲压设备的选择264.2刃口尺寸的计算274.2.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274.2.2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274.2.3刃口尺寸的计算284.3模具结构的设计]284.3.1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284.3.2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294.3.3模具结构型式分析314.4本章小结3235北华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五章结论33致谢34参考文献35全

3、套图纸,加15389370635北华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冲压技术发展和国内外现状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的飞跃发展,许多先进工业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都给予高度重视。例如,美、日等国的模具工业已经超过机床工业。美国1982年模具年产值是57.70亿美元,机床则为55亿美元;日本1982年模具年产值为8600亿日元,机床则只有7842亿日元。今年来,这两种工业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模具年产值更是飞速上涨。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业产值比约为1∶100,即每1亿元模具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被称为“金钥匙”的模具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成为折射相关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我国模具业近

4、些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模具销售额达到了610亿元,同比增长约25%。据了解,我国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30%。同时,一些模具企业的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得到加强,模具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个产业的“辐射力”与产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密不可分,模具业也开始构筑自身的成长链。中国模具工业正在推进集群化,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模具产业链,以带动地区模具及相关产业链乃至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趋势。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认识到模具工业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对模具业的发展进

5、一步关注,我国模具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热力”展开。汽车、IC显著带动模具业增长 我国模具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模具业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先进国家相比总体落后15年-20年,还需要奋起直追。在模具业的上下游配套环节中,加工设备大都依赖进口,而机床是一薄弱环节。2004年进口加工设备中机床约60亿美元,而其中模具业应用机床占据了大部分,这也反映国内在这一领域还待加油。国内厂商应重视装备制造业重视模具业的需求,,着重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而机床朝着高速化、精密化、高性能专业化、系统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也给国内厂商带来新课题。在模具

6、标准件领域,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冲头等,汽车模具用含油导板、斜楔等。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在模具中的使用覆盖率只有40%,而在欧美等国则达到了70%。标准化成为模具业发展的新趋势,模具业要扩大模具标准件的品种,提高其精度,提高生产集中度,实现大规模生产。为我国模具业来年及未来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我国模具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约占世界总量的近10%,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日、美。但技术现状令人担忧,模具技术水平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总体水平与德、美、日等35北华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相比,约要落后15年左右。如何在政策、模式、技术等方面提升国内模具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模

7、具行业的重要命题。在创新模式上,虽然模具行业有原创性、集成性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也都有成功的案例,但模具是集机、电、光、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CAD/CAM/CAE、高速加工、快速成型、精密成型、超精加工、信息网络等技术都得到应用,因此更适宜于集成创新。当然,某些核心技术的原创性自主创新和部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十分重要。因模具品种繁多、应用面广,因此自主创新应该选择重点,率先突破,再来带动全局。今后5年~10年,首先应在市场需要量大,如在目前主要依*进口和能代表发展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