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ID:6369503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1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去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米增加效益,是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和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村水稻产业化生产、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经过两年实验示范,共选出几个优质品种(津稻263、圣稻17、越光),也是优质米品种,根据大中城市订单农业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米品种种植。创出市中区名牌大米,进入国内外市场。2.适时翻耙2.1土壤类型的选择不同土壤

2、类型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不同,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及食味影响很大。在优质绿色稻米生产中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中上等,速效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最为理想,最利于优质米生产的黄泛冲积物中粘土。2.2夏翻地夏翻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经过冬春两季冻融交替的小麦茬,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2.3春季整地施农肥4小麦收获后可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20-25厘米。在旋耕前增施农家肥2吨/亩,农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2.4耙地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3.合理

3、密植、稀播育壮秧3.1种子处理3.1.1晒种:5月1-3日室外晒种2-3天,增加种子活力。3.1.2浸种与消毒: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5月5-10日用咪酰胺亩用量3克,在室内常温下浸种消毒5-7天。3.1.3催芽:5月8-15日,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50-60℃温水中预热后立即捞出,将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铺有30厘米厚稻草炕上,用塑料布或麻袋盖好,插入温度计在30-32℃下催芽48小时左右,待种子80%露白时,将种子袋拿到室内地上摊开降温,催芽时注意每天播动2-3次,防止高温烧芽。3.2扣棚作床选择背风向阳园田地,高燥平坦,土壤肥沃,水电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浅翻

4、10厘米,每平方米施草碳土10公斤,作好置床,按大、中、小棚条件确定苗床的长宽度,洼地采用深沟高床,有利于排水。提前扣膜升温2-3天,在播种前一天将置床浇透底水。3.3营养床土配制4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公斤原土,(每钵盘需要4公斤),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4.5-5.0,制成营养土。3.4稀播育壮苗5月8-15日播种。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后铺撒3厘米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旱育苗按每m2播催芽湿种子150克-200克;盘育苗

5、每盘播70克左右;钵盘育苗每钵播2-3粒(用播种器播种),播种后均匀覆土0.8-1厘米,并及时铺上地膜保湿保温。3.5秧田管理3.5.1温度管理: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到二叶一心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2.5叶后棚温控制在20℃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3.5.2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根据水分状况适量浇水,一般一天浇一次,水份少时稻苗易卷叶,水分过多易造成秧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4.适期早插,合理稀植6月10日后,当气温稳定在13℃4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2-3天整好地耙细

6、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不灌苗,钵盘可采用摆缺或抛秧,插秧密度,应根据当地地力,品种特性,进行合理稀植,插秧密度以30厘米×10-25厘米为宜,每穴2-3苗,有利于早生快发。5.本田管理5.1节水灌溉按照绿色优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采用浅——湿(干)——浅间歇灌溉方法。插秧后深水护苗2-3天,水层为苗高2/3,返青期和分蘖期,浅水(2-3厘米),7月初大考田7-10天,中期浅水间歇灌溉,抽穗期水深3-5厘米,齐穗后干干湿湿,有利于灌浆成熟,9月15日黄熟期撒水。撤水过早,会增加腰裂米,影响稻米品质。采用上述节水灌

7、溉方法,每公顷只需6000-7000方水,每公顷可节水3000方水。5.2测土施肥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在耙地时施用有机复合肥50公斤,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一般稻亩施肥量为P2O5-6kg、K2O-14kg,5.3及时消灭病虫草害在病虫草害防治上,采用稻鸭共作和生物防治,按绿色食品安全使用标准(GB285-89,GB8321,2-87,GB8321-89和国家有关规定)不施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和残留。5.3.14灭草:插秧后5-7天,每亩用10%农得时粉剂10克+60%丁草

8、胺乳油60克,加砂子或细土300公斤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