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

《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

ID:6372639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2

《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_第1页
《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亲历过程,生动描述——《行走的火柴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火柴在水中行走的动态,亲历实验的过程,把自己的体验写具体、写清楚。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探究科学现象的奥秘。【教学过程】一、趣味——教学引入师:(从火柴盒里取出许多根火柴)同学们,你们相信火柴会自动行走吗?你们相信火柴棒也会跳舞吗?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开开眼界。二、观察——教师表演1.观察教师的表演。(教师表演的过程为:准备一盆清水,把几根火柴放在盆里,火柴就在水中自行向前行驶起来)2.重点观察火柴棒如何行走。师:形容一下你们看到的火柴行

2、走的情境。(如:“滑了!走了!火柴会走了!”小玉蹦跳着叫道。大家围过来一看,嘿,真的!许多火柴都小幅度地、慢吞吞地向前移动着,似乎很不情愿。有的火柴呢,则转着大圈儿,一个圈儿一个圈儿地向前行进着……好像没睡醒似的,无精打采的。那些火柴又转起了圈儿,一个一个的,像从树上飘下的落叶,一点冲劲儿也没有。有的走一走,停一停,有的飞快地转着圈儿。”)3.推荐词句百宝箱。停停住住原地转圈悠闲自得无精打采平躺着前行慢慢悠悠时快时慢慢条斯理小幅前进轻快跳动4.猜测,明白做法。师:仔细观察,然后描述一下老师是怎样做的。(如:老师先把

3、火柴竖着从中间劈开一小段,这小段的长度大概占火柴棒的四分之一,再用小刀从肥皂块上切一块和劈开的长度差不多大的、薄一点的小肥皂,嵌在火柴棒的缝隙中)三、操作——细致描写1.学生分组实验。师:你们也来尝试一下这个过程。2.描写实验的过程。师: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心情如何?火柴如何行走?把你们观察体验所得融在一起写一写。3.学生交流写话内容,共同评议。(如:我先把一堆火柴和一块肥皂放在小桌子上,然后端来一盆清水。我小心翼翼地将火柴从尾部劈开,然后切了一小块肥皂,把它夹进劈开的火柴棍里,再把火柴放入水中。奇迹出现了:火柴开

4、始行走了,不过行得很慢,好像一位老人在慢悠悠地走。我又往水里放入了一根夹着肥皂的大一点的火柴棍。这回火柴行驶得比上回快了,犹如一个小孩在慢跑着。我一连放入几根,看着火柴不同的姿态舞动着,我激动的心似乎要跳出胸膛)推荐人物观察时描写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惊讶极了拍手叫好皱着眉头将信将疑又蹦又跳不亦乐乎小心翼翼小心谨慎兴致勃勃目不转睛目瞪口呆鸦雀无声伸长脖子挠头搔耳跃跃欲试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情不自禁4.选用这些词语口头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四、探究——科学道理1.学生猜测其间原因。2.教师补充科学道理。(如:这是因为水

5、面上的水分子受水下水分子的作用而产生了表面张力,而肥皂的溶液会减弱水分子的表面张力。这样就造成了火柴棍前部水的张力大于尾部,于是火柴便被向前拉去,形成了火柴自动向前行走的奇怪现象)五、习作——大胆构思1.重点:两次实验的过程,具体描述火柴是如何行走的。2.提纲——开头:以疑问开头,引出“会走的火柴”的实验。中间:(1)老师实验后,看到火柴的“行走”;(2)自己动手做实验;(3)明白科学道理。结尾:写出课堂的收获。3.关于开头和结尾。开头部分——(1)直接交代。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会走的火

6、柴。(2)设置悬念。你相信静止的火柴也会行走吗?不信,请跟我来。(3)先声夺人式。“嘿,火柴真的走起来了!快来看哪!”教室里传来惊讶的叫声。原来同学们正在做“会走的火柴”的实验呢!结尾部分——(1)号召式。同学们,有意思吧,一定也手痒痒了吧,赶紧回家动手试试吧,成功一定属于你!(2)抒情式。我太兴奋了,普普通通的火柴在我们小小魔术师手中变活了!(3)总结式。实验结束了,我们还沉浸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中。这次实验,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4.习作,教师巡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