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

ID:6377335

大小:26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12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_第1页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_第2页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_第3页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_第4页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肥西县三河镇丰乐河沿岸治理工程河道治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情况支肥西县三河镇丰乐河沿岸综合治理工程是巢湖亚行贷款水环境治理工程确定的项目,对彻底清除小南河及其支流主要污染,改善三河镇河流水质,恢复巢湖水生态环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巢湖污染综合治理必要的工程措施。本工程实施地点位于三河镇镇区,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堤岸设计、底泥清淤等。二、工程内容本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内容支流A、支流B、支流C、支流D、支流E、支流F全长约4.579km的河道底泥清淤及处置、河堤加高增厚、护砌及护坡工程,全长约11.13km。主要是:河道清淤、河道开挖、河道回填、基础处理、生态挡墙、生态护坡

2、和青石栏杆等工程。三、自然地理特征1水文情况1)流域概况:三河镇属于巢湖流域,是其两大支流丰乐河和杭埠河交汇处,距巢湖约15km。因此,其防洪不仅受丰乐河和杭埠河来水影响,也直接受到巢湖水位的影响。2)水文基本资料:丰乐河流域内共有雨量站9个,即张家店、中店子、孙岗、椿树岗、双河镇、东河口、张母桥、山南、桃溪等。另外,邻近的还有舒城、钱大山、肥西等站,平均一个站控制面积约为170km2,较好地控制了流域的降雨分布。各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1.2.1。表1.2.1丰乐河流域各雨量站资料情况表站名设站时间资料情况张家店1953年6月1953—2010年(缺1961年)雨量资料

3、,1953—1956年蒸发量资料中店子1967年3月1967—2010年雨量资料孙岗1979年1月1979—2010年雨量资料椿树岗1966年4月1966—2010年雨量资料双河镇1967年4月1967—2010年雨量资料东河口1979年1月1979——2010年雨量资料张母桥1966年4月1966——2010年雨量资料山南1962年3月1962——2010年雨量资料桃溪1951年7月1951—2010年雨量资料,1951—56年蒸发量资料舒城1956年1月 钱大山1954年5月1954—2010年雨量资料肥西1951年6月1951—54年、1956—2004年雨量资

4、料,1951—53、1956、1962年蒸发资料17桃溪水文站位于舒城县桃溪镇大桥下,设立于1951年7月,控制流域面积1510km2,约占丰乐河流域总面积的73%。有1951年至今的水位资料和1954年至今的流量资料,资料系列长,而且精度可靠,是丰乐河设计洪水分析计算的重要依据。杭埠河流域内主要雨量站有晓天、主薄园、双黄关、芦镇、山七、汤池、龙河、舒茶等。2工程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情况地层岩性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全镇4.71平方公里,3.1万人口。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

5、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拟建工程其第四纪地貌单元属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河漫滩微地貌单元。沿线主要分布有民居及农田房屋,河道两岸建筑密布,地形高差较大,各勘探孔孔口标高3.69~11.78m,最大高差达8.09m,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质构造及地震三河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地下水的静止水位埋深一般为1.50~4.50m。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在1.00m左右,主要赋存于层①杂填

6、土中且不完全分布,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根据对周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地下水及地基土对砼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里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水文地质条件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杂填土、淤泥质粘土中分布有上层滞水,水量中等,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无规律性,勘察期间实测静止地下水位为0.60m;③层细砂中分布有一层潜水,静止水位埋深约为9.00m,水量较大,与小南河有水力联系。根据附近水质分析资料,拟建场地地下水、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有弱腐蚀性。2)地层分布及工程地质性质丰乐河支流A(丰乐河大闸

7、~天然桥):17第(1)层杂填土Q4ml:黄色、黑色、黄灰色等杂色,松散、软塑,湿。填土多为粉土夹砂。含较多植物根茎、淤泥、建筑垃圾等,层厚1.40~1.80m。第(2)层淤泥质粘土Q4al+pl:灰黑色、灰色,流塑状态,无光泽,干强度低,摇振反映明显,韧性低。层厚13.10~13.30m,层顶高程5.64~9.81m.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其贯入击数N为3.8~6.1击(修正值),平均为5.3击。第(3)层细砂Q3al+pl:灰黄色,中密状态,夹中粗砂,饱和。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2.20m.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其贯入击数N为17.1~19.2击(修正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