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ID:6380664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2

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_第1页
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黎其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心的,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谈不上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丧失了创造力。新的课程强调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浅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注重学生的原则思维,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生的原创思维是丰富而多样,真实而生动的。但有时也难免模糊片面的。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知识观。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学生不仅仅是教学对象,本身也是教学活动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激活,尊重学生的原则

2、思维,引导他们原创思维的继续深入发展。正如特级教师朱乐平所说:“当孩子的思维没有照着你的样子走,请你允许他走。如果忽了学生真实的思维,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设计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探究操作活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构建与内比,真正成

3、为学习的主人。一、让学生积极探索,注重参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积极地”引“来激发学生主动的“探”。使师生的双边关系处于振动状态。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在练习中生熟,在讨论中悟理。在比较形成,认知结构,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法计算时,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问题1、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目的是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讨论、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2、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目的是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使认识不断深化。3、怎样计算小数加法。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上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