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

ID:6384991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2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_第1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_第2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_第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_第4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_第5页
资源描述: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谭文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谭文淼)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1.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2.本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

2、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CAI显示: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

3、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

4、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作者简介  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点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

5、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互动设计2]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互动设计3]总体把握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第三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互动设计4]分析人物形象  1.套子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点拨:其身上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从日常生活的角

6、度,即衣、住、行方面写有形的(具体见课文)。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所谓无形的,是指起思想上的,他有套子式的思想,套子式的论调(具体见课文),其爱情的过程,最集中、画龙点睛、突出了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7、,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2.思考两个“怕”  (1)别人“怕”别里科夫  提问: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点拨: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

8、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2)别里科夫“怕”别人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请找出文中对别里科夫脸色的多处描绘,说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