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ID:6385987

大小:8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2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_第1页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_第2页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_第3页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_第4页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木1003班董玥10231037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而窑洞即为河南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最早接触窑洞是我姥姥家在陕西的北部,过年回姥姥家就会住窑洞。所以对窑洞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窑洞里有我童年的影子。后来觉得窑洞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居形式,就询问过家里的老人。他们告诉我最早以前窑洞不是圆拱形的,是方形的。后来演化成最合理的圆拱形。它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我觉得自己作为陕西人,可以把有地方特色

2、的这种民居研究分析介绍给更多人。通过对文献资料记载的查阅,总结了穴居文化的发展历程。黄土高原上原始穴居窑洞的产生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为了抵御风寒雨雪,保护群落生民不受野兽毒虫侵害而建造的。到了青铜器时代,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的阶级社会,古人尝试着在向阳坡和沟坎崖上利用黄土的松软粘结的特性向里挖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集中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丰沛充足的平原地区,于是便诞生了“竖穴居”7土木1003班董玥10231037的形式;秦汉以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产生了大量的砖窑与窑院。一.窑洞的建造设计之美黄土地区地形复杂,有沟坡梁峁。窑洞多沿崖坡

3、沟边带状分布,少占农田,以避风为阳。取水便利。他们顺应地势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靠崖式窑,地坑院式窑,箍窑。体现了劳动人民取之自然,融于自然,因地制宜的思想。1.靠崖式窑洞(崖窑):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这是在天然的黄土崖壁内开凿横洞,常常是数洞相连,成排并列,或台阶层次,上下相差。其中最简单的是在窑洞口加一道门即成。较讲究的,则在洞内衬砌砖券或石券,或在洞外砌砖或砌石为护墙。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这种类型的窑洞最常见,有层次感,层递性。2.下沉式窑洞(地窑):下沉式窑洞就

4、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作为内院。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这种类型的窑洞安静集中,便于居住,保卫,而且很安全隐蔽。所谓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就是这样。3.独立式窑洞(箍窑):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7土木1003班董玥10231037二.窑洞的建筑布局和谐之美窑洞通常有一字型,L型和四合院型。

5、最常见的是四合院式。即以院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的奇数窑洞,中间最高处为主窑,两侧较低处为边窑。有的还在主窑之上再挖小窑,称高窑。高窑与主窑相通。院的左侧为左膀,右侧为右膀,左右膀能挖窑洞的则挖窑洞,不能挖窑洞的便建偏房。窑或偏房门脸均向院内。院的前面通常不建房,多用黄土坯垒成高围墙,只留一道门供人和畜禽出入。在窑洞院落内,有菜园、果树等,一些侧位或阴面的窑洞、偏房还可作为灶房、仓库、禽舍等。这种设计使所有集中在一个院落,安排合理,把起居杂物牲畜划分开来。我觉得这种设计思想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隐蔽集中,一般一家人都居住的很临近。这也与陕北的居住区

6、域文化有关,大多住在一个村子,祖祖辈辈,也就形成了家族聚居,同一姓氏的聚居的格局。可以看出窑洞院落内窑舍分工明确,各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力求自身无所不能,又与外界无所求。我分析这也与窑洞建在山间交通不便利有关。窑洞的建筑布局也讲究尊卑关系,在比较富裕的大型院落比较明显。例如主窑往往较边窑高些,建筑上的装饰也多。主窑为一家之长所居,也是接人待客之所,边窑由子媳晚辈所住。三.窑洞内部构造之美单孔窑洞的高3米到4米之间。进深有5米到9米。7土木1003班董玥10231037虽然其内部构造并不复杂,不如我们城市的几室几厅的楼房,但是在山上有着恶劣的环境和险要的地势。以很短时间用落

7、后的工具及材料仅靠劳动人民几个人完成,是非常困难辛苦的。像一些建筑材料,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而且在修窑中不是单纯的挖洞,也要讲究一些技巧。比如在挖窑时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建好后还要等窑洞晾干,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来泥窑。一般至少泥两层,最后立门窗等一些细部。这样窑洞才算建成,非常的坚固耐用。从最早的矩形窑到后来不便使用的拱形窑,就是随着生产力,工具的提高人民想出的更合理建造形式。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更强的稳固性。生活在窑洞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