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

ID:6403075

大小:9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2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1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2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3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4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5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6页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马过河大桥拱圈现浇支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盘县英武至大山公路工程马过河大桥拱桥现浇施工组织设计盘县英武至大山公路工程项目部2011年4月7马过河大桥施工组织方案第一章拱圈现浇支架方案1工程概况马过河大桥是六盘水市盘县英武至大山公路改造线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于K3+060.5跨越马过河峡谷,并于K3+015及K3+085处跨越县道210,桥梁处于直线上,起点桩号:K2+080.5,终点桩号:K3+140.5,桥梁全长160m,上部结构为主跨120m箱型拱桥,拱上为8m和16m空心板结构,空心板布跨为16m+8×8m+8×8m+16m。桥梁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8.0m(行车的)+0.5m(防撞护栏),总宽9.0m。拱上墩柱

2、采用单排矩形柱式桥墩,其中2#、18#过渡墩边长为1.2m矩形截面,拱上3#--17#墩柱为边长1.0m矩形截面;桥台采用接盖梁形式,桩基直径为1.5m。本桥主桥计算跨径为120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失高20m,矢跨比为1/6,拱轴线采用悬链线,拱轴系数为1.542.主拱圈截面为单箱双室截面,截面高2.5m,顶、底板均为30cm,复变宽50cm。隔板宽40cm;拱上为单排柱式桥墩,考虑到拱上墩柱的稳定性,拱上墩柱高于10m的均设置一道横系梁,横系梁设计位置为1/2墩高处,横系梁尺寸为100cm×80cm,拱上立柱为边长100cm的矩形墩柱,柱底设置横向通常的底座,底座中心高100cm,拱座

3、上过渡墩立柱为边长120cm矩形墩柱,桥面主梁为16m和8m预制空心板结构。拱座为扩大基础,横桥向宽974cm,比主拱圈两边各宽50cm,拱座高850cm,分四个台阶设计,拱座持力层为中风化玄武岩。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整个拱桥施工的关键环节。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桩基础结合混凝土墩柱及满堂支架法施工。在搭设拱架前进行桩基位置放线确定,其具体施工方案如下2具体方案2.1地基处理现浇结构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基础处理,现浇拱圈结构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保持支架不产生变形,不发生地基沉陷现象。本桥地基处理具体采用三种方式:2.1.1桩基础根据本桥所处地理、地质情况,靠

4、近河床处支架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直径为1.5m,纵桥向间距为15m,横桥向间距为3.92m,即纵桥向布置两列桩基,横桥向布置3列桩基,桩基顶部设置190×190×100cm承台,为保证钢管的稳定性,在承台顶端预埋Φ130cm厚2cm钢板,钢管与承台预埋板焊接,四周使用三角板加强;具体施工方法见《现浇拱圈支架布置设计图》、《现浇拱圈支架侧面布置设计图》;其桩基施工及承台具体施工方法按常规处理,此不赘述。钢管支架基础大样图2.1.2支架扩大基础根据桥梁支架基础所处地质情况,处于斜坡上的支架基础均可采用混凝土扩大基础,混凝土基础嵌入岩层,结构尺寸为250×250×200cm,混凝土标号为C30,与

5、混凝土桩基础一致,在扩大基础顶端设置预埋板,并与支撑钢管焊接。2.1.3局部地基处理依据本桥地形,部分支架可直接采用落地支架,其地基应使用混凝土封面,以保证地基不发生沉降。地基平整完成后,使用C15混凝土浇筑封面层,其厚度控制在5cm左右,在扣管支架底部设置30×30×15cm预制混凝土块,以分配每根碗扣支架的竖向荷载。2.2支架安装桩基顶端设置190×190×100cm承台,承台上端设置R=65cm厚2cm预埋钢板,预埋板上端采用Φ800mm钢管支架做立柱,钢管底与承台预埋钢板焊接并增加加劲板,钢管顶端设置R=45cm厚2cm封头钢板,钢板四周焊接加劲板,根据受力分析,拱圈横向设置三根钢管立

6、柱,钢管长度根据地形布置,钢管接长使用焊接,接长焊接必须符合《钢结构技术规范》之要求,钢管间使用Φ7800mm钢管横、纵相贯连接,以保证钢管支架的稳定性。具体设计详见《现浇拱圈支架侧面布置设计图》、《现浇拱圈支架细部设计图》。根据拱圈的特点并保证支架拱弧的调节和卸架,钢管支架顶端拟采用脚手架,支架上用木拱架调整拱形。在钢管顶端设置3根一组I56工字钢,为保证工字钢侧向稳定,使用加劲三角板与钢管顶封头板焊接,工字钢单根长度11.84m;在工字钢顶设置纵向分配梁,因纵向跨径较大(15m),故采用贝雷梁作纵向承重梁,为适应拱圈设计布置,在拱圈腹板位置设置3列贝雷梁,其余空心位置设置两列贝雷梁,共13

7、列承重桁架。钢管及贝雷梁顶端布置大样贝雷梁顶端设置I25横向分配梁,为满足贝雷梁节点受力,横向分配梁间距设置为75cm,满足碗扣脚手架正压力承载于贝雷梁节点上。因拱圈腹板处荷载较大,故在设置碗扣架的搭设过程中考虑了偏载作用,在腹板底碗扣架横向间距设置为30cm,其余部分均设置60cm间距。脚手架钢管规格为Φ48mm×3.0mm,立杆上下均设可调节顶托,顶托上先铺设10cm×15cm方木,方木上搭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