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

ID:6405016

大小:394.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2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_第1页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_第2页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_第3页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小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分析李斯1许萍1郑克白2张雅君1(1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2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摘要采用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公式,对建筑小区中底部流槽式雨水调蓄池和水泵提升式雨水调蓄池的容积设计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实际案列的设计计算得到结论。在建筑小区设计中,为控制新开发区域和已建成城区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每1000m2硬化面积应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0m3的雨水调蓄池。关键词建筑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调蓄池调蓄容积计算DOI:10.13789/j.cnki.wwe1964.2014.0338引言为解决大型城市的城市内涝和雨

2、水管理利用等问题,近年来,在建筑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强调在源头控制雨水径流,削减建筑与小区外排雨水峰值流量和径流总量,从而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达到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在小区建设中可采取设置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调蓄设施等来实现对雨水外排流量、峰值径流系数及雨水外排总量的控制[1]。国外城市化发展得较早,大型城市的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得雨水控制与利用的概念应运而生。美国的雨水管理(StormwaterManage-ment)是最早提出的雨水控制与利用概念,随后产生的美国最佳管理措施理论(BMP)及低影响开发理论(LID

3、)都是基于对雨水控制与利用问题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发展而来的[2]。雨水控制主要分为水量控制和水质控制两方面,在各国的雨水控制概念中都把雨水调蓄视为雨水控制的关键因素,是解决城市内涝,实现雨水管理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美国绿色建筑认证(LEED)也在雨水调蓄中设立了重要得分点[3~5]。雨水调蓄的内容主要分为3个方面:(1)雨水滞蓄,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渗、蒸发并收集回用。(2)雨水储存,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3)雨水调节,也称调控排放,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

4、的总量。设置雨水调节池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小雨水外排的流量,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1]。对于建设区域外排雨水流量和总量,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中有明确规定:应使得建设区域的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并满足以下要求:①已建成城区的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不大于0.5;②新开发区域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不大于0.4;③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大于市政管网的接纳能力。雨水外排总量上,新开发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其他区域不低于70%。如何设计合理的调蓄池容积,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能兼顾经济因素,是小区雨水调蓄系统设计的关键。0雨水调蓄池及

5、调蓄容积的计算雨水调蓄池是雨水调蓄系统的核心部分,应兼具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作用。雨水调蓄池按其与雨水管线的相对位置分为在线式雨水调蓄池和离线式雨水调蓄池;按其设置位置可分为集中式雨水调蓄池和分散式雨水调蓄池。本文主要针对设置于小区管网末端的集中式调蓄池进行计算分析。精确计算雨水调蓄池容积比较复杂,邓培德、倪侨生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对我国的雨水调蓄池容积设计计算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作出了改进[6,7]。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准确计算雨水调蓄池的容积变得可能,地表径流采用连续性方程和非线性容积方程进行计1给水排水Vol.40No.11201

6、481算,雨水管渠系统中的水流服从动力学方程和连续性方程。Hong等[8]简化了小型汇水区调蓄设施容积的计算方法,并集成到雨水控制利用的模型中,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模拟计算。然而在实际设计中,获得模拟数据比较困难,不利于设计应用。李俊奇等在城市雨水利用调蓄方式及调蓄容积实用算法上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调蓄池的设计方式,分别说明了不同方式的具体作用,并给出了计算公式[9]。张书函等对雨水调蓄池也给出了明确的计算方法[10],该方法优化了原有国标规范中的计算公式[11],使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更有利于雨水控制和利用。调蓄池底部,管底与池底持平。式(1)中10hy,t×60项为设

7、施在不同降雨历时下的进水水量,ψcF1000×Q′βpt项为设施在不同降雨历时下的出水量。将不同降雨历时代入式(1)试算,两者的差值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差值中的最大值即为调蓄容积的最小取值。图1底部流槽式调蓄池构造示意底部流槽式雨水调蓄池底部流槽式雨水调调蓄池采用重力流自然排空,必要时可用水泵强排,排空时间不得大于12h;出水管管径不应超过市政管道排水能力;应设外排雨水溢流口,溢流雨水应采用重力流排出;应设检查口便于排出沉积物。此类型调蓄设施的优点为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动力,维护方便,能很好地调节峰值流量。但缺点是雨水池内雨水自然排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