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

ID:6405989

大小:47.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_第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_第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_第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_第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张励[摘要][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新中国;上海港;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F552;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4)03-0022-04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没有港口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

2、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1949—1978:在恢复中发展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是长江入海的咽喉,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几乎囊括全国20-30%的地区。这种“襟海带江”的地理优势,使得解放前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口岸。但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得上海港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短期制约因素:战争环境对上海港发展的持续影

3、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从大陆败退台湾时,对上海港口设施和港内船舶实行了全面破坏,凡能开航的轮船几乎全被劫走,不能劫走的被凿沉,整个水上运输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1949年5月底,上海港共有公营船舶189579.08吨,私营船舶58219.46吨,分别只占1949年初的42.7%和11.5%[1]。上海解放不到一周,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即对上海口岸实行武装封锁,企图以此阻止上海内外交通,断绝粮煤及工业原料的供给。同年6月起,其还对上海市区进行空袭轰炸,目标不仅是电厂、车站、桥梁等重要设施,也包括码头和船舶。这些因素对上海港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1

4、949年1月至5月上海港的进出口货值占全国的61.72%,而6月至12月仅为15.39%[2]。长期制约因素: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变使得上海港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经济封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贸易的重点,把苏联和东欧国家作为主要贸易对象。1950至1952年,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3.5%上升为81.3%,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比重则从66.5%下降至18.7%[3],这一趋势在“一五”时期更为明显。同时,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其为基地,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转口贸易

5、。我国外贸重点的转移,带动了内陆贸易和以港澳地区为基地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但对上海而言,作为我国航运中心和外贸中心的地位则有所削弱,1946年上海的进出口货值曾占全国的80.25%,但1950年仅占全国的19.47%,1951年为10.01%,1952年进一步降至9.94%,1953年虽有所回升,也仅为10.3%[4]。上海港作为我国物资流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仅对上海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更关系着全国的发展。面对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上海着力解决恢复并充分发挥上海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个关键问题。一是在港口发展的定位上,把为国内生产服务作为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目

6、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委即提出,要把为国内生产、为全国人民服务作21为今后上海一切企业生产的方针与发展的方向,“我们建设新上海的方针,就是要把过去帝国主义买办官僚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的旧上海,变成为国内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新上海”[5],这也决定了上海港发展必须立足于为全国经济建设服务,致力于实现从一个以外贸为主的港口向一个内外贸并重的港口转型。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视察上海港时说,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港,又是一个国际港口,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港口,一定要把它管好[6],要求上海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要推动上海自身的发展,更要支持全国的发展,发

7、挥沟通国内外的作用。二是在港口发展的举措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不断提升港口运输现代化水平。“一五”时期,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上海港把发展重心放在充分利用港口现有条件,通过开展生产改革、改善工作条件、添置各类设备,提高港口装卸的机械化程度。从1954年起,对港口各装卸作业区道路进行修建,港区内和港区间基本连成一片,浮码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固定码头,推动上海港的运输效率提高110.9%,港口装卸效率提高184.3%[7]。1958年至1960年,上海港基本建设形成第一次高潮,投资额达7020万元,为“一五”计划时期的3倍,新建一批泊位和水陆联运码头。1973年起

8、,根据周恩来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上海港掀起第二次建设高潮,三年中共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