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

ID:6406230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2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_第1页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_第2页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_第3页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_第4页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_第5页
资源描述:

《《颐和园》 教学设计 赵钰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百花学校《小学本色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2012年下学期教学课例研究课题《颐和园》执教教师赵钰莹执教班级四(1)班具体时间2012.11教学设想设置情境贯穿全堂课:去颐和园参观游览,通过课文、图片以及教师语言的结合使得学生学起此类的风景文来不至于太枯燥,同时有一种身临其境去感受颐和园的美的感觉。在生字教学事,也采用先读再现再读的方法,并且用比赛的方式来调起课堂气氛。为后面的整体感知课文做铺垫。第二课时则是主要让学生赏析全文,采用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到颐和园的美与大。教

2、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7个生字,掌握难写字的写法。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体验颐和园的美与大。体会作者享受的感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的实际视觉体验,更加体会文章要表达的美。整体感受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通过朗读,想象,感受颐和园的美与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

3、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字词,体会颐和园的美和大。难点:联系实际感受颐和园的美,并且学习课文写法写作文。教学准备教案、课件百花学校《小学本色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2012年下学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学情预设:长城、天安门、天坛、故宫、颐和园。师:上次我们跟黄老师一起去长城,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北京的西郊。看一看,颐和园(板书课题,同时让学生注意“颐”字的写法,旁边不是臣字)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

4、,教师将学生的提问提炼,简写在黑板上。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探索。二、生词学习1.初读课文,字词读写(1)超级悦耳读书大赛师:在参观颐和园之前,让我们来一场超级悦耳朗读大赛吧!大家之前都预习了吧?那就借助这次比赛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大赛要求:·第一个自然段由全体男生朗读,为大赛开龙头,壮声势。最后一个自然段由女生朗读,为大赛结凤尾。·中间四个自然段请四位参赛选手来读,参赛选手必须将课文读的清晰,准确。·选手以外的学生做评委,根据表现评定出读书大赛的冠军。师:有谁愿意报名来参加比赛?(选四个学

5、生,并分好选手编号和要读的自然段)(一个学生读完后,全班作评析大约找三个左右评委来评定。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师:哪个小评委来讲评一下他的表现?(同时PPT点出他说到的重点把握的生词。)教师总评。(将学生没有说到的生词提出:老师觉得这个自然段里面还有xxxx几个词需要注意,而X号选手注意的很好,看来选手们蓄势待发了。)百花学校《小学本色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2012年下学期总结大赛,颁奖。(3)字词出示,齐读字词师:恭喜这位同学获得冠军,那这些词你们都能读准了吗?来,一起

6、读一读。字词:(ppt展示) 大殿长廊栽满建筑耸立佛香阁画舫几乎远眺堤岸雕刻姿态让学生分组齐读上面四组词语。(4)写一写易错字师:在这里老师要给一个温馨提示,这些词语里面还有我们要学会写的字,请大家拿出本子,和老师一起写一遍。(教师板书)廊(广字头里面一个,新郎的郎,千万别写成了朗读的朗)栽(栽满的栽下面是一个木字,种的是植物)堤(堤:堤岸是土来建的,因此是土字旁)三、感知全文1.再读课文,感知全文(1)自读课文,确定全文走向师: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颐和园了,参观之前呢,先要了解它,看看文章是怎

7、么给我们介绍的,请大家再读课文,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与路线。(ppt展示)学生汇报: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等等。(教师追问那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个景点?)那么,作者是怎么走的,哪些词体现了作者的游园?学情预设: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2)尝试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师:同学们将作者移步换景的这些词啊,都找出来了,那我们来画一画旅游示意图吧。(PPT展示旅游示意图,边与学生交流,一边操作)百花学校《小学本色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2012年下学期我们

8、先走进颐和园,绕过大殿,来到长廊,走完长廊,我们会来到万寿山脚,然后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欣赏美景,从万寿山下来,就到了昆明湖,这时候,你可以走过长长的石桥,去小岛上玩。文章也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来介绍的,可是啊,你发现没有,文章有六个自然段,可是写这些景点只用了四个自然段,那还有第两个自然段呢。学情预设: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发表感叹。师:那么,你现在要如何来给文章分段呢?学情预设: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至五自然段为一段,第六自然段为一段。师:那你是为什么这样分呢?生:第一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