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

ID:6407357

大小:130.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1-12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_第1页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_第2页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_第3页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_第4页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_第5页
资源描述:

《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第一节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八纲”一词最早出现于祝味菊著《伤寒质难》中。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二、八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伤寒正脉》:治病八字,虚实表里阴阳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三、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

2、内浅深的一对纲领,主要表现为: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表里的狭义性: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骨髓◇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有表寒证、伤风表证、表热证。表证的两个特点:1、外感时邪; 2、邪浅病轻。◇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成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3、七情、饮食、劳倦

3、等。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34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取其一,以与表证相鉴别)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特点:1、病位深在; 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附: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证”。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表里证的关系:1、表里同病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

4、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2、表里出入(1)表邪入里:失治,误治;(2)里邪出表:如发热中的出疹等。表里证鉴别表证型寒热其它症状二便舌象脉象表证同时出现常伴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内脏证候不明显二便多如常苔薄白浮里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而内脏证候突出便秘或溏泻;尿短赤或清长色苔均有变化沉四、寒热辨证34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主要表现为:《景岳

5、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自身阳虚--虚寒。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白,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气郁化火,食积化火--实热;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

6、燥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证型寒热口渴面色四肢神态痰涕二便舌象脉象寒证恶寒喜热不渴淡白冷踡卧少动清稀色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滑迟或紧热证恶热喜冷渴喜冷饮红赤热仰卧躁动黄稠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数寒证与热证的关系:(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34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

7、青龙汤”证。“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二)寒热转化:1、寒证转化为热证2、热证转化为寒证寒热真假(1)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

8、躁扰,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重按无力。表里与寒热的关系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里寒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里热证:面红身热,喜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结治则简介:表寒证--辛温解表表热证--辛凉解表里寒证--温里散寒里热证--清泄里热五、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主要表现为:《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