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ID:6409550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3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_第1页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_第2页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_第3页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_第4页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时间:2012-01-2016:48来源:作者:点击:8次专转本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省时间/高质量的阅读方法是:一次完成法。即只细读一次,边读边作题。阅读完成,作题完毕阅读步骤 一 如果第一段较短,可读完再看第一道题目,看能否做,如不能做,即问题在第一段中未提及,则接着往下读,读到能做为止。如果第一段较长,则可读一半或一个层次后,找到中心句,看第一道题,看能做否,不能,接着读。二 以后几段,先看题后看文章,读一段做一题。如果题目涉及多段,则看完所有相关段落后,做题。三

2、 近年来,阅读文章一般是五段,一段一题,但自去年开始有变,有时一题涉及多段,一段涉及多题。但每段的题目分配比较均匀。此种方法的优点:易于精准定位,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每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段的第一句,最后一句;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因为这些往往是中心句,对于文章的思路,架构,作者的态度,有很强的说明性。解题技巧:一 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会放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考。如果放在第一个,则看完全文再做。  主旨题一般会涉及文章最中心的东西。应注意看文章的第一段和每段首句进行总结。  正确解的特

3、征:含有文章所涉及的中心词,简明扼要但概括全面。切记:(1)只反映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段落的选项一定不是解    (2)如果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事物,只在最后用少量的文字提及了一些与前面所论相反的内容或其他与前面所论关系不很紧密的内容,文章的主旨不受后面的影响。能概括文章主要阐述内容的为解。二 态度题:  态度题 一般考作者的态度,有时也考文中某人的态度。态度题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谁对什么的态度”。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孕于文章的行文之中,一些形容词、副词都能表现作者的态

4、度。  eg:seem 常表示作者对所论问题的否定、批评态度。    only 也常表示否定态度。  双重否定表示作者的强烈肯定或强烈否定,所以,此时作者的态度便不太可能是objective(客观的)了,一般多掺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好恶。  有时作者也不直接表明态度,会通过举例或引用他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此时应注意:所引、举的例子与作者所论述的观点是否一致,可借此来判断作者自己的态度。  注:(1)当问作者其所论内容的态度时,如当备选答案中有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时,可首先排除,因为如

5、果作者是漠不关心的话,就不会写文章论述了。一提到英语复习,大部分考生都会头疼,如何在专转本考试中取得英语高分呢?那么理所当然是要提高阅读水平。那如何提高阅读水平呢?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

6、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  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  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

7、,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

8、。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