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

ID:641734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3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_第1页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_第2页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_第3页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赏析《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赏析: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

2、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理解: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作者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这京城长安有三秦护卫,(我们今天在这里分手了,)遥望蜀

3、州,只见风烟迷茫。要说离别的心情,我跟你完全一样,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奔走出外做官的人。好在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仍像是近邻。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少男少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了手巾。赏析:作者送友人去蜀州赴任,虽依依惜别,却不作悲酸伤感之语,而是以宽广豁达的胸襟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千古名句。此诗高昂豪迈的格调使一般充满离愁别恨的送别诗相形见绌。理解: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补充注释:幽州台:亦即传说中燕昭王为求贤而筑的黄金台。古人:指古

4、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4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到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一阵悲伤涌上心头,禁不住啊,我独自热泪纵横。赏析:作者登上幽州台,感慨万千,感到前看历史,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君王已不可见;俯瞰现实,也没有出现燕昭王那样的后继人。天地如此广阔无垠,竟然无人识别诗人,因而怆然泪下。全诗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理解: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念天地之

5、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译文:到了中年我偏好佛道,晚年安家在中南山旁。兴致来了独自出游,快意的事只有自己知道。漫步到江水尽头,静坐着观望空中云朵飘飞。偶遇一个林中老翁,尽情谈笑忘了返回的时间。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之作,具体描写了诗人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兴来独往,沿江漫步,走到流水尽头,仰观天上云卷云舒,偶遇山中老翁,尽情谈笑,乐而忘归。全诗活脱地写出了一个悠闲自在,逍遥自得的隐者形象。语言平淡含蓄,形象潇洒飘逸。理解: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名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一群群秋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叔父的文章具有东汉建安文学刚健遒劲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怀着壮志豪情,简直要飞上青天揽取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

7、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隐居江湖,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赏析: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与他的族叔——校书郎李云饯别,借着几分酒意,宣泄心中的抑郁:岁月如流,年华虚度,令他“多烦忧”4;虽然具有出众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但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理想不能实现,精神的苦闷难以解脱,于是,他选择了隐居山林、四处漂泊这样一条“出路”。理解:表达作者极度忧愁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