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

ID:6430879

大小:29.29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1-13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_第1页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_第2页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_第3页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_第4页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季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在(D)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C)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A)更具有内在的高度。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F)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

2、不同的趋向。(F)。 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c)。 A 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 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 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 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a)服务的。A 大众 B 精英C 个人D 特定人群3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f)4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c)影响。A 事物的外表  B 蕴含的意义  C 接触的频率  D 他人的喜好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dui)1村山节和浅井

3、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c)年一转折。 A 300.0  B 600.0  C 800.0   D 1200.0 2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t)3《易经》运用的是数与(c)的结合。 A 气  B 道  C 象  D 规 4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F)5《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d)。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1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T)2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D)个方向发展。 A 2 

4、 B 3  C 4  D 5 3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A)。 A 环境、语文、社会 B 环境、传统、社会 C 语文、传统、社会  D 语文、环境、传统 4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C)。A 互根律  B 互抗律  C 互助律  D 互证律 5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F)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资源 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B)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3

5、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  B 父系氏族 C 奴隶制  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   B 8000  C 7000  D 6000 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6、。 A 第二冰期结束  B 第三冰期结束 C 第四冰期结束  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  B 魏晋  C 唐朝  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D)。 A 足数则生  B 增数则长  C 减数则衰  D 极数则亡 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F)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  B 清朝建立 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  D 鸦片战争 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

7、式。()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A)。 A 不断循环的  B 横向发展的  C 纵向发展的  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C)。 A 民族血统  B 地域特征 C 民族精神  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D)。 A 明治纪年  B 昭和纪年 C 平成纪年   D 大正纪年 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F)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C)左右。 A 3000-5000  B 5000-7000 C 7000-9000  D 9000-100005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

8、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F)1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