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

ID:6434241

大小:6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13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_第1页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_第2页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_第3页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_第4页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8-12屈宏华    不少班主任感到班级工作使他们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明确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不愿再做班主任。”处于这种精神状态的班主任对本职工作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感觉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无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学生利益、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均受到损害。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直观感觉好像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问题,而事实上是因为他们实现目标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不够,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缺乏自信,班主任班级管理自我效能感不高。

2、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一种主观推测。        近30年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富于进取精神。我国学者辛涛等人在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后发现,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同导致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罗斯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在改革中往往更能接受挑战,而自我效能感弱的教师,改革动机不强烈,工作不努力且普遍感觉紧张和压抑。施瓦尔泽等也发现,自我效能感弱的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往往倾向于焦虑和担忧。

3、因此,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班主任、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个人:转变观念,积累经验    1.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班集体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以及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作为教师,要想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而压制有余。        正确的学生观引导班主任正确分析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应

4、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差生”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正确的学生观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容易从学生那里得到较好的评价,有助于提高班主任效能感。        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观也非常重要。有的班主任习惯盯着几个后进生,为了几个后进生绞尽脑汁,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因为几个后进生没有明显进步而轻易否定自己班级管理的成果。事实上,只要班级主流是好的,就应该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先进集体,成员间都存在差异,总会存在个别后进的成员。所以不能因为集体中有几个后进成员而否定自己集体的先进性。    2.寻求相应的理论

5、支撑        班主任一定要为自己的工作开展找到理论支撑,这对班主任教育的方法选择和信念支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工作中的精神支柱。如“多元智能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组织管理的重要原则等对后进生教育和班级管理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有些班主任既没有自己的理论感悟,也不学习和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整天像无头苍蝇一样。如果班主任坚持不懈地用理论指导工作,去实践理论,不断反思、总结,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3.为班集体建设找到一个突破口        班主任工作面广、任务重,如果样样工作都同时做好、所有学生都同时进步,有相

6、当难度,所以“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要。班主任可以找一个突破口,常抓不懈,使之形成特色,成为班级亮点,以此照亮全班学生的心,并成为班级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的起点。做班主任最怕的就是三年下来,所带的班一无是处、毫无优点,这是最令自己心痛,最降低自己效能感的情形。如可以把班级目标确定为“卫生整洁特色班”,很长一段时间就围绕此目标,让学生们一起献计献策,一起努力来装扮自己的班级,一起来约束同学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等,使教室显得整洁、温馨。当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转化成为班级成果的时候,也就是下一个班级新目标开始的时候。    4.理性看待自己的成

7、败和他人的替代经验        自身的成败经验是一种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因为是基于个体的亲身经验,因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为此,班主任要经常自我反思,理性地分析自己曾经的成功与失败,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避免在自己或别人摔倒过的地方重蹈覆辙。当班主任用某种方法改变不了学生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体验更多的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        对于别人的替代经验更需要作理性分析。目前新闻媒体关于学生难教、师生冲突等的报道越来越多。事实上,教育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同样一句话,不同人说,效果不一样;同样的方法,

8、不同的班主任去实施,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他人失败,并不意味着自己也会失败。如果对报刊上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事教师的语言和行为的过激和冲动。作为旁观者,找出其中不当的语言和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