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

ID:643739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4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诗《错误》教学设计与评析宣汉中学李良东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一)设计依据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新的语文教材把第一单元作为诗歌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因此,授课时必须侧重于对诗歌的朗读和欣赏。《错误》这首诗短小而精美,它用西方现代派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虽是新诗,但古典情味浓厚,这首诗的学习就是围绕解读古典情味来进行的分析品读。分析意象时主要抓比喻的赏析,让学生了解新诗创作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制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培养学声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学生对诗有各自的理解,我选用抽个别同学起来诵

2、读,老师和同学双方进行评价,再进行范读放标准的朗读带。2.讲授法:本诗中采用了大量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3.问题探究法:主要体现在对“莲花的开落”“美丽的错误”的理解中。学法:1.诵读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味。2.联想想象。在想像中体会诗歌的意境3.问题探究。在探讨中把握诗歌的主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闺怨诗的特点以及郑愁予对古代闺怨诗的继承和发展。能力目标:1.感知分析语言,进行联想想象。2.品味诗中古典的意境美。情感目标:体会自古以来思妇等待归人和过客不归的复杂情感,陶冶学生情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过程与策略:(一)、导入新

3、课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类写“思妇怀人”的作品,这类诗歌在文学上被统称为“闺怨诗”,你们还能够记得几首?背背。明确:温庭筠《梦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李清照《月满西楼》中“花自漂流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类诗歌大多表达了女子孤独寂寞、感伤无奈情怀,意境凄美,读之无不令人伤怀。时至今日,这类诗歌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台湾当代著名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二)、朗读诗歌,整体把握1、老师范读,进行阅读指导。明确:短短的几行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凄

4、美而感伤的爱情故事,因此,朗读应该是舒缓、婉转、深沉而感伤的,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2、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涉及到了哪几个人物?明确:这首诗中所隐含的故事发生在春天的江南小城。有“我”和“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那个人。莲花在古典诗歌中是清纯、冰清玉洁的象征,正可用来代指女性。“我”是名游子,也就是诗中的“过客”。3、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讲述的是一个深处闺阁的女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独守空房,盼人人不归,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又一次又一次地落空;长久的期盼换来的是一次过客的路过,达达的马蹄声曾让他惊喜、生动;但希望最终又变成失望,孤独寂寞的心灵又

5、一次遭受打击。这就是错误。(三)、紧扣意象,品味感情1、诗歌主要通过哪些传统的意象来表现这个江南女子的?明确:(开落的)莲花、柳絮(不飞)、(寂寞的)城、(向晚的)街道、香帷(不揭)、紧掩的)窗扉2、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表现女子怎样的形象?(开落的)莲花——比喻女子,既写出了女子的纯洁柔美,又表现了女子因漫长的等待日复一日的相思而容颜憔悴。让人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一样不胜凉风的娇羞。”柳絮(不飞)、香帷(不揭)——江南春天本是一个、柳翠如丝、宛牵郎衣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季节,但这个美丽的季节不属于她,热闹也是别人的,她没有春天。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

6、音不响,三月的香帏不揭。既表达了女子的坚贞,但更体现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寂寞的)城、(紧掩的)窗扉——用小小的寂寞的城和紧掩的窗扉来比喻女子孤独幽闭的内心。与李煜《相见欢》中“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向晚的)青石街道——用青、傍晚这些冷色调的词,表现出江南小城街道的曲折幽深,暮色时分行人的稀少,给人清冷寂寞之感,这正是女子内心真实的写照。小结:诗人通过一系列传统的意像,使诗歌充满了东方韵味,给我们描写了一位美丽凄婉的东方女子,她坚贞幽怨、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意境凄美哀婉。(四)、紧扣标题,理解主旨1、她等到了自己的丈夫没有呢?明确:没有,我是个过客,并不是她日

7、思夜想的归人他自己错了。2、既然是“错误”又怎么说是“美丽”的?明确:我达达的马蹄在瞬间给了这个久盼人归人不归的女子一个惊喜,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的涟漪,点燃了女子渴望与心上人重逢的希望,所以是美丽的。但当她发现自己错了之后,于是女子刚刚燃起的希望突然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种巨大的落差更深刻的现了女子内心的哀怨和痛苦,几千年来,中国的女子就是这么过来的。她们哀怨痛苦,但又坚贞自守,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和关注,诗歌于是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附:板书设计(开落)莲花、江柳絮(不飞)美丽凄婉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