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ID:6439074

大小:48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14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中考真题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2015•哈尔滨)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  ) A.B.C.D.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酒糖中富含糖类、酒精,故选项错误.C、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饮料中富含水、碳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

2、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分)(2015•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B.C.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了氨气,氨气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

3、过滤以及吸附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015年中考真题 3.(2分)(2015•哈尔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B.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溶液、浊

4、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B、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解答;C、根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解答;D、根据火灾时烟尘都在室内的上方进行分析.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垢分解为微小的小油滴,故正确;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错误,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D、发生火灾时,室内的上方有大量的烟尘和有毒的气体,需要匍匐前进,正确,答案: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通过该题注意掌握发生火灾时的逃生

5、方法和常见的有毒物质的记忆. 4.(2分)(2015•哈尔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加热 C.量取一定量液体D.用滴管取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解答;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正确;2015年中考真题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

6、体太多,故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D、手握胶头滴管的方法不正确,故错误.答案: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5.(2分)(2015•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B.聚氯乙烯用于食品包装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干冰升华易吸收热量,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聚氯乙烯加热时有毒.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

7、可以用于炼钢,故A正确;B、聚氯乙烯加热时有毒,不能用作包装食品,故B错误C、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C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作霓虹灯,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6.(2分)(2015•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