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

ID:6441501

大小:24.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4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_第1页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_第2页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_第3页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_第4页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增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耳鼻喉科疾病用药 第一节:消毒防腐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消毒防腐药包括硼酸滴耳剂、酚甘油滴耳剂及3%过氧化氢溶液,主要用于外耳道炎及中耳炎的治疗。 2、苯酚的水溶液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其甘油剂和油溶液作用显著降低。苯甲酸在微酸性环境下比在碱性环境中有效。苯酚的杀菌作用强,但对病毒无效。病毒对碱类敏感,对酚类耐药。 3、真菌对羟苯乙酯敏感,对氧化剂不敏感。有些药物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用,可使其作用减弱。(二)典型不良反应 1.硼酸滴耳剂滴耳时可有短时间刺痛感。2.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

2、疼痛―白痂‖。 (三)禁忌证 1.对相应药物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2.鼓膜穿孔且流脓患者及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酚甘油滴耳剂。 二、用药监护 使用滴耳剂治疗耳部炎症时应先清洗耳部脓液,保持耳道局部清洁、干燥。 三、主要药品 硼酸 【适应证】用于急、慢陛中耳炎、外耳道炎。 酚甘油 【适应证】用于鼓膜未穿孔的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 过氧化氢 【适应证】用于急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第二节 减鼻充血药 减鼻充血药通常用于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而被广泛用于鼻炎的治疗。减鼻充血药是α受体激动剂,可对鼻甲中的容量血管产生收缩作用,通过

3、减少鼻黏膜中的血流而缓解鼻塞症状。减鼻充血药起效迅速,喷雾剂的药物分布效果强于滴鼻剂。常用者包括:0.5%麻黄碱、0.05%羟甲唑啉和0.1%赛洛唑啉等。如果使用频率过高(间隔不足3h)或疗程过长(3周以上),可使鼻黏膜损伤导致药物性鼻炎,因此,对于以长期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减鼻充血药并非适宜选择。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盐酸麻黄碱通过激动ɑ肾上腺素受体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鼻腔黏膜容积。 盐酸羟甲唑啉和赛洛唑啉为咪唑啉类衍生物,是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外周血管收缩作用,直接激动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引起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减轻炎症所致的

4、充血和水肿,几分钟内发生作用,并可维持数小时。 (二)典型不良反应 偶见一过性轻微烧灼感,鼻黏膜干燥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等。滴药过频易致反跳性鼻充血,久用可致药物性鼻炎。偶有患者使用后出现血压升高。罕见过敏反应。(三)禁忌证 1.对相应药物过敏者、2岁以下婴幼儿。 2.萎缩性鼻炎、鼻腔干燥患者。 3.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4.妊娠期妇女禁用盐酸羟甲唑琳。二、用药监护 (一)警惕由减鼻充血药所致的高血压 减鼻充血药中的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萘甲唑啉、羟甲唑啉、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氨酚伪麻、苯酚伪麻、氨酚伪麻、双扑伪麻

5、、特酚伪麻、氨酚伪敏、美扑伪麻、美息伪麻、双芬伪麻片剂或颗粒剂等含伪麻黄碱),可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缓解鼻塞,但在滴鼻时过量,易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应注意:(1)对高血压患者慎用。         (2)控制用量。         (3)滴鼻后宜适当休息60min。(二)注意滴鼻剂的用法 (1)如滴鼻液过多流人口腔,可将其吐出。 (2)使用本类药物时不能同时使用其他滴鼻剂。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类药物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4)如使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三、主要药品 麻黄碱 【适应证】(1)缓解鼻黏膜充血肿

6、胀引起的鼻塞。(2)用于鼻出血。羟甲唑啉 【适应证】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第16章皮肤科科疾病用药 《药学专业知识(二)》第16章(皮肤科疾病用药)为新增内容,本章主要药物如下:    十六 皮肤科 疾病用药    (一)皮肤寄生虫感染治疗药   升华硫、林旦、克罗米通 (二)痤疮治疗药   过氧苯甲酰、维A酸、阿达帕林、异维A酸 (三)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   制霉菌素、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环吡酮胺 (四)外用糖皮质激素:醋酸氢化可的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醋酸曲安奈德、 糠酸莫米松、卤米松 本章内容如下:第十

7、六章:皮肤科疾病用药 (1)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如湿敷的方法;软膏、乳膏外用后应多加揉擦;对苔藓化肥厚皮损可采用封包疗法,以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2)药物浓度要适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从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如维A酸类制剂 (3)用药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如儿童不宜使用强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皮肤皱褶及黏膜部位不应使用高浓度、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4)注意用药部位用药方法和个体差异,皮肤吸收药物的能力因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5)应嘱咐患者,用药部位一旦出现刺激症状或红肿、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清洗患处,并到医院就诊。 (6)适当的用量。第一节

8、:皮肤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