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

ID:6449509

大小:7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1-14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_第1页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_第2页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_第3页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_第4页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探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乐圣”贝多芬及其奏鸣曲1.1贝多芬创作的奏鸣曲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1770-1827)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还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一生虽然短暂,却为我们留下了各类大量的音乐作品,如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等。1794——1822年,贝多芬总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以《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和《热

2、情》奏鸣曲最负盛名。1.2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背景贝多芬所创作的奏鸣曲,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处境息息相关——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古典奏鸣曲的形式。贝多芬早在波恩时期,就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当时的波恩是德奥启蒙运动和进步文化的中心之一。尽管那时他更多接受的是约瑟夫主义的开明专制思想,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社会风气,但毕竟是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贝多芬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坎坷崎岖,但他所处的时代又极其复杂多变,但在当时先进世界观的指导下,他一向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得到克服,人类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美好的。

3、他的创作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进行概括。1.3贝多芬奏鸣曲的历史地位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被后人尊称为“乐圣”。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类作品,在人生困顿忧患的征途中,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他“把古典主义音乐从美的境界带入了高尚的激情境界,缔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气概”。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它对于钢琴艺术的重要性被

4、喻为“新约圣经”,它是每个学琴者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的宠儿。2、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分期及其特征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通过学习有关文章,现对其奏鸣曲的一些主要特征概括如下:2.1贝多芬奏鸣曲的最大特点奏鸣曲(Sonata)是一种乐曲体裁,是包含几个独立乐章的大型器乐作品,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或管弦分别或联合演奏。当今的音乐家认为,奏鸣曲式是音乐曲体中最完善的结构形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都是以奏鸣曲式为基

5、础写成的。海顿和莫扎特在发展这一曲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而通过贝多芬的创作,才使奏鸣曲达到了今天这样完美的程度。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最大特点还是在写作技法上的创新,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中每首都是经典之作,是他几十年心血之结晶,在此期间他不断为作品注入新元素、尝试新想法,除最后五首作品较为特殊外,其余作品很难规划和分割。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通过学习前辈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学

6、习体会,下面将贝多芬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期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与比较:2.2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贝多芬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

7、,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可见,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

8、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