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

ID:6454784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4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_第1页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_第2页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_第3页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_第4页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材料辅导资料十七主题:课程期末复习1—常见问题解答及例题解析学习时间:2014年1月20日-1月26日内容:一、常见问题解答1、混凝土外加剂的施工特点是什么?如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减水剂和水的用量,选用合适的掺加方法和搅拌时间,保证减水剂充分起作用。对于不同的掺加方法应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如干掺时注意所用的减水剂要有足够的细度,粉粒太粗,溶解不匀,效果就不好;后掺或干掺的,必须延长搅拌时间1min以上。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应缩短运输及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否则要用后掺法。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分层,掺缓凝型减水剂要注意

2、初凝时间延缓,掺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剂有坍落度损失快等特点。又如,蒸养混凝土中外加剂若使用不当,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起鼓、胀裂疏松等质量问题,强度也显著下降,因此在蒸养混凝土中要注意如下问题: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引气类外加剂就不宜使用;要控制外加剂掺量;要有一定的预养期和升温期;要通过试验确定恒温温度和时间。2、站在工地的角度上思考混凝土配合比,应该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1)混凝土组成的材料应送往试验部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并作为配合比确定的依据,严禁用精心挑选后的材料送往试验部门确定配合比。(2)如果对工地上的水质发生怀疑,应专门取样送往试验部门进行化验检验。(3)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施工企业应

3、向试验部门提供配合比的基本参数,例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途,选用外加剂的名称以及使用的部位等。(4)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并返回施工工地后,工地应严格执行,尤其应严格计量,保证准确地实现配合比。(5)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每个工程所用的材料存在着差异,必须注意不能随意套用配合比。(6)进入施工现场的砂石料最好储存在大棚内,使其遮风避雨,一方面达到降低尘土、减少泥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雨水淋湿后加大砂石中的含水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文明工地的要求。粗、细骨中含泥量的增加,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重新确定、调整配合比。3、如何对冬期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查?(1)要经常检查

4、外加剂的使用情况,重点检查防冻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和质量,不允许使用过期或未经检验不合格的外加剂,也不允许有无计量或计量不准确的现象。(2)要检查水、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和混凝土出灌及浇筑时的温度。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查,规范要求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4次。(3)要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4)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一致。第6页共6页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5)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理有无受冻痕迹。4、自高处浇筑混凝土时的要求是什么?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卸料出口与模板之间都有一段离,就

5、形成了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如果自由高度过大,容易使混凝土在向下坠落过程中粗、细骨料甩净自身包裹的水泥胶结体,粗、细骨料彼此又进一步产生分离,形成我们常讲的离析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整体强度,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定,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致使混凝土有组织的下落.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在垂直结构的墙或柱中,即使遵照了上述要求,仍需采取防止离析现象发生的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在向竖向结构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铺设一层50-100mm厚的与所浇筑的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去石水

6、泥砂浆。5、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在施工中应遵循如下的要求:(1)在Ⅰ类环境施工的工程中,可不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但结构混凝土的外露部分需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涂饰涂料或粘贴饰面砖等。(2)对于在Ⅱ类环境施工的工程,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有如下要求:a)应当优先选用低碱水泥、低碱掺合料及低碱或无碱型外加剂。b)使用非碱活性集料(A种)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受限制。c)使用低碱活性集料(B种)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量不超过5㎏/m3。d)使用碱活性集料(C种)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应超过3㎏/m3。e)高碱活性集料(D种)严禁使用在Ⅱ

7、、Ⅲ类环境施工的工程上。(3)对于Ⅱ类环境的工程,除采取Ⅱ类环境时的预防措施外,还要防止环境中的碱渗入混凝土中,如采取做防水层的隔离措施,否则应使用非碱活性集料(A种)配制混凝土。预防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以上只谈到一些原则,要想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请看阅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技术规程。但要注意承建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在承接Ⅱ、Ⅲ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必须承担所施工程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的施工责任。6、混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