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作业(高钢)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

ID:6456672

大小:1.1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14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_第1页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_第2页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_第3页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_第4页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四章作业(高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等钢结构原理》塑性设计与抗震性能学生作业2014年12月1日第三章作业3.1a为了满足塑性设计的要求,国内外钢结构相关规范EC3,BS5950,GB50017-2003,GB50017-201X(报批稿)分别如何进行构件截面分类?哪类截面适用于塑性设计?1.国内外相关规范对构件截面的分类如下:EC3:第一类截面,能够形成塑性铰,且塑性铰具有满足塑性分析要求的转动能力;第二类截面,能够形成塑性弯矩,但是塑性铰只有有限的转动能力,因此不适用于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第三类截面,边缘应力能够达到屈服应力,但是局部弯曲阻止了塑性抵抗弯矩的发展;第四类截面,

2、局部弯曲限制了抵抗弯矩的发展。BS5950:第一类截面(plasticcrosssection),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第二类截面(compactcrosssection),具有一定的塑性弯矩;第三类截面(semi-compactcrosssection),边缘应力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但是不能发展塑性极限弯矩;第四类截面(slendercrosssection),对弯曲变形有明确的限制GB50017-2003:我国似乎还没有系统的对构件截面进行分类,而是对板件的宽厚比进行了限制,具体如表3.1.1。表3.1.1GB50017对板件宽厚比的要求截面

3、形式翼缘腹板GB50017-201X(报批稿):构件设计截面应根据GB50017-201X(报批稿)中表3.4.1的规定分为A、B、C、D、E共5级。板件的宽厚比,应根据此规范表3.4.1规定的截面类别,符合下列规定:1)形成塑性铰、并发生塑性转动的截面,截面宽厚比不应超过A级截面的宽厚比限值;2)最后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截面宽厚比不应超过B级截面的宽厚比限值;3)不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截面宽厚比不宜超过D级截面的宽厚比限值。1.塑性设计方法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塑性设计方法大体上分为刚-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刚-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弹性分析应满足

4、的三个条件:1)平衡条件:作用在整个结构或任意部分的自由体上的力和力矩的总和应为零。2)连续性:变位形状假定为连续曲线,结合边界条件即可列出“连续性方程”。3)极限弯矩条件:以最外边缘应力达到屈服应力作为极限弯矩,任何截面都不得超越此极限。刚塑性分析应满足的三个条件:1)平衡条件:跟弹性分析相同。2)形成机构条件:跟弹性分析要求连续性相反,塑性分析要求形成足够数目的塑性铰,用以破坏结构的连续性使结构整体或其一部分形成机构。3)全塑性弯矩条件:以截面的全塑性弯矩作为极限弯矩,任何截面都无法超越此极限。仅当上列所有三个条件均满足时,所得的塑性分析结果才

5、是正确的。这个结论,是由下列关于塑性分析的三个基本定理引出的。这三个基本定理是:下限定理,上限定理和唯一性定理。下限定理:在满足平衡条件和全塑性弯矩条件的弯矩分布的基础上,所求得的结构荷载必小于或等于塑性极限荷载。推论:增加结构材料(忽略增加材料的自重影响)不会降低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值。上限定理:在假定机构基础上所算得的结构荷载,大于或等于塑性极限荷载。推论:1)将结构任一部分的材料减少,不可能增加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2)对一个结构可能形成的所有机构,求得各自相应的荷载。则其中的最小值,就是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相应的机构就是结构塑性破坏的真正机构。

6、唯一性定理:同时满足平衡、形成机构和全塑性弯矩等三个条件的荷载,就是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刚-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静力法、机构法和弯矩平衡法。① 静力法静力法:以下限定理为基础,目的在于寻求一个既满足平衡条件、又符合全塑性弯矩条件(M≤Mp)的弯矩图。相应于这个弯矩图的荷载,仅为结构塑性破坏荷载的下限。仅当弯矩达到Mp值(亦即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数目,足以使结构变成机构时,这个荷载才是真正的塑性破坏荷载。静力法的适用范围:超静定次数较低的梁和刚架。静力法的要旨:先将结构的超静定约束除去,使结构转变为静定的基本体系。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别作出外荷载和超

7、静定约束作用在基本体系上的弯矩图,超静定约束所产生的弯矩用未知的超静定约束值的函数来表示。截面的总弯矩等于两种弯矩的代数和。步骤:设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则需要形成r+1个塑性铰才能使结构转变成机构。用尝试法置r+1个截面的弯矩等于Mp,得r+1个方程式,联立解此方程组,即可解算出Mp和r个超静定约束值。至此,结构的弯矩图即为已知。若所有截面均满足M≤Mp的条件,则所得弯矩图就是相应于真正破坏机构的弯矩图。否则,重新选定r+1个截面(一般应包括前一轮尝试中M>Mp的截面)进行尝试,直至所有截面均满足M≤Mp时为止。① 机构法机构法:以上限定理为基础。

8、它的任务是:从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中,选出相应于最小塑性极限荷载的一个机构,便是真正的破坏机构,这个最小塑性极限荷载即真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