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

ID:6460266

大小:2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14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_第1页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_第2页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_第3页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_第4页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班级08(1)班姓名纪元学号2008010091前言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地选择和培育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和关键,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介绍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对常州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产业专门化率定量分析常州的产业并从中选出主导产业。2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2.1行政区划常州市下辖溧阳、金坛两市及武进、新北、天宁、钟

2、楼、戚墅堰五区。溧阳、金坛二市下辖17个镇、75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332个村民委员会;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区下辖21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217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608个村民委员会[2]。2.2地理位置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沪宁线中段,位于长三角平原环太湖城市圈西侧,属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之间,北倚长江天堑,南与安徽省交界,东濒太湖与无锡市相连,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1]。2.3河流水系常州气候温和,水网密布,耕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3、常州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著名的有长荡湖、滆湖(西太湖)、太湖3大天然湖泊,并有沙河(天目湖)、大溪两大人工水库,贯通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更是支流密布,脉脉相连,形成江河相通,3湖相连的水系网络。常州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长三角唯一同时临江、濒湖和拥河的城市,连江通海,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1]14《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2.4交通运输条件常州水陆空交通便利,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沪宁与宁杭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为一类口岸;常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大

4、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2.5工业基础常州制造业历史悠久是全国乡镇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工业基础积淀厚实,已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和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集聚度较强,经济体系健全程度较高,拥有较成熟的制造业配套产业。[1]2.6科教文化基础常州有着2500年的历史积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一直居全国前列,劳动力素质较高,常州大学城作为全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每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熟练技术人才2万名,被称为长三角“银领摇篮”。[1]3常州市产业结构发展

5、情况3.1常州市三次产业发展概况1)第一产业200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万吨;稻麦油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水稻单产连续七年位列全省第一;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建成标准粮田21.4万亩;高效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2009年增加高效种植业面积13.8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7万亩。[6]2)第二产业2009年工业经济扭转了2008年4季度以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局面,呈现行业回暖、增长提速、效益趋优、投资扩大的特点。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82.9亿元,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672.6亿

6、元。全市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590.3亿元,其中私营工业完成产值3366.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12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实现利税450.1亿元,利润276.8亿元;规模经济成效明显,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934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由2008年的66家增加到73家。[6]产业结构优化提升14《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市口径)2009年完成投资375.9亿元,比2008年增长21.8%;完成工业总产值2887亿元,比2008年增长23.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7、产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44.8%提高到48.3%。建筑行业稳定发展建筑企业劳动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2009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5%。[6]3)第三产业交通运力运能持续增强“公、铁、水、空”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2009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1206万吨;完成旅客运输量24778万人次,周转量128.6亿人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9077万吨,比2008年增长8.2%。民航常州机场2009年进出港旅客53.5万人次,航空运输货物6124.4吨。机动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5.9万辆,其

8、中私人汽车25.5万辆。邮电通讯发展势头良好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47.6亿元;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移动电话用户424.6万户;居民家庭电脑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