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

ID:6467014

大小:990.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1-14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_第1页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_第2页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_第3页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_第4页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学院信息学院系别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年级2007学号XXXXX姓名XXXX导师XXXXX定稿日期:2011年6月24日摘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差错控制编码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自P.Elias首次提出卷积码编码以来,这一编码技术至今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卷积码已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标准中,如GSM,CDMA2000和IS-95等无线通信标准中。本文简单介绍了纠错码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卷积码编译码原理和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对卷积码性能进行研究,重点比较

2、分析了不同码率、不同约束长度、不同回溯长度以及不同译码判决方式对Viterbi译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关键词:卷积码,Viterbi,Matlab,误码率,数字通信系统IIIAbstractIndigitalcommunicationsystems,errorcontrolcodingisusuallyusedtoimprovesystemreliability.SinceP.Eliasputforwardtheconvolutionalcodingthefirsttime,thecodingisstill

3、showingstrongvitality.,hasbecomewidelyusedinsatellitecommunications,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manyothercommunicationsystemsasakindofchannelcodingmethod.suchasGSM,CDMA2000andhasbeenawirelesscommunicationstandardsofIS-95.Thisarticle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sofe

4、rror-correctingcodes,mainlyreasearchtheprincipleoftheconvolutionalcodeencodinganddecodingandthealgorithms.Throughthematlabsimulation,westudytheperformanceofconvolutionalcode,especillytheperformanceoftheviterbidecodingwithdifferentbitrates,differentConstraintle

5、ngth,differenttracebackdeptheanddifferentdecisiontypes,compareandmakeconclusions.Keywords:convolutionalcodes,Viterbi,Matlab,biterrorrate,thedigitalcommunicationsystemIII目录1绪论1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2信道编码的发展11.3主要内容22纠错码基本理论32.1纠错码基本理论32.2几种常用的纠错码73卷积码的基本理论93.1卷积码介绍93.

6、2卷积码编码原理103.3 卷积码译码原理144卷积码编译码及MATLAB仿真184.1Matlab概述184.2卷积码编码及仿真194.3信道传输过程仿真204.4维特比译码程序及仿真225结论及展望315.1结论315.2展望316结束语33参考文献34致谢35III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421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在通信系统中,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以及噪声的存在,会导致接收端出现接收信号的错误,因此用于信道纠错的

7、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二十世纪40年代香农定理的出现为人们指出了纠错码的研究方向。根据香农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1],可以推导出一个码率为R的编码通信系统达到无误码传输状态所必须的最小信噪比的理论极限。这个理论极限通常称为香农限,它说明对一个码率为R的编码通信系统,只有当SNR超过这个极限值时才能获得无误码传输。只要SNR高于这个极限值,香农的编码定理保证了能够获得无误码传输的(可能相当复杂)编码通信系统的存在性。另外,香农证明了在采用无限长的随机编码时,数据可以以接近信道容量的速率几乎无误码的

8、传输,从而为信道编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2信道编码的发展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Shannon在他的开创性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首次阐明了在有扰信道中实现可靠通信的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有扰信道编码定理[2],指出了实现最佳编码的三个基本条件:(1)采用随机编码方式;(2)编码长度L→∞,即码元序列长度无限;(3)译码采用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在满足这三个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